這日,宋太宗巡視臥牛關歸來,他滿麵春風,對楊嘯道:“楊卿家,朕這次檢閱山西臥牛、解塘兩關,看到你治理的軍隊和手下的將領,果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不但軍容整齊,更加驍勇善戰,任堂會和寇準兩員大將都是能文能武,足智多謀啊,兩外還有那孟良焦讚,嶽勝周全,都是不可多的的將才啊,收複山西,鎮壓叛軍,指日可待啊!”
楊嘯忙道:“全是仰仗萬歲洪福,才使我大宋湧現出如此一般虎將,小臣隻是略加提拔罷了。”
宋太宗點點頭,又問:“四平山情況如何?”
楊嘯道:“回萬歲,王將軍依然是大軍駐守,嚴密監視遼軍動靜,遼軍尚未有風吹草動,看來這一次,遼軍真的要與我天朝簽署罷戰協議了。”
宋太宗微笑道:“朕出來瓦橋關時候,就說過,遼軍不日將主動提出罷戰協議,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兩三個月,害得朕在前線足足也等了兩三個月。”
楊嘯道:“萬歲聖明,若不是萬歲親自在前線督戰,用天威壯我士卒士氣,恐怕戰爭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呢,邊關百姓,甚至宋遼的兩國軍民,都會牢牢記住我主之洪福的。”
宋太宗道:“朕雖然辛苦了幾個月,但是能換來天下百姓的太平,也甚是欣慰啊。”
楊嘯更是詭笑,看了一眼宋太宗身後的符皇後,又是曖昧的一笑,符皇後雖然心知肚明,但是在宋太宗麵前,也不敢放肆,隻好忍了笑,裝作一副清高華貴的樣子,若無其事冷視群臣。
潘仁美和令公問聖駕何時啟程前往四平山,宋太宗道:“近日朕困乏了,明日一早,咱們君臣就動身,楊卿家,你安排一下,隨朕同往。”
楊嘯道聲:“遵旨!”
第二天,楊嘯起床後,趕緊安排軍務。
因為自己要伴君前往四平山,事先楊嘯也考慮過這件事情,列為嬌妻雖然都想跟著,但是自己也不能全部帶在身邊,慕容飛雪和陸雪瑤留守飛虎城,楊嘯隻帶了楊夢蘿、苗雪雁、紫若兒和沈靈梅四個人,率領三千飛虎軍,護駕前往四平山。
臨行時,楊嘯見慕容飛雪拉著大郎在屋中竊竊私語,過去偷聽了一下,原來是慕容飛雪擔心有意外,別的兄弟們都有高強的武功護身,唯有大郎那點本事太平庸。慕容飛雪就將自己的袖箭給大郎裝上,用來防身。
將大隊人馬送出飛虎城,慕容飛雪看著即將離去楊家諸將,心中百感交集,輕輕歎口氣,站在城樓上與大家默默揮手告別。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開往四平山,來到四平山後,與太師王澤彙合。宋太宗來到禦帳之中,文武左右分列兩邊。
明天就是簽署合約的日子,君臣在一起商議了具體簽署合約的過程和議項,這時候,中軍稟報:“啟稟皇上,大遼特使到。”
宋太宗道:“還沒有到簽署合約的時間,遼人就來了,宣!”
不大工夫,遼國特使步入寶帳,向上鞠躬道:“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宋太宗問:“尊使,你們遼主曾經修書與朕,兩國收兵罷戰,將於明日再此簽署罷戰條約,你今天前來,有何貴幹啊?”
遼國特使道:“皇帝陛下,我主近日不幸染上重症,特來讓我告訴宋主,簽署合約之事,隻能延期進行了。”宋太宗怒道:“此等國家大事,豈能兒戲?遼穆宗也是堂堂大遼皇帝,難道不知道君無戲言?”
遼國特使道:“陛下息怒,我主也是情非得已啊,實在是重病纏身,難以公務,此等大事,又不方便委任臣子代勞,還請宋主海涵。”
宋太宗壓住火氣道:“遼穆宗好不應該啊,害得朕大冷天氣在這孤山等他,一國之君,失信於人,以後還怎麼治理天下啊?”
楊嘯道:“我看你們就是沒有誠意,這合約不談也罷,大不了咱們擺開陣勢來場大決戰。”
遼國特使卻道:“我主遼穆宗委托小臣前來,除了向宋主深表歉意之外,還要小臣告訴宋主,遼主內心實在也不願再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也早日盼望著浴大宋簽署合約,兩國永結兄弟之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自此在無戰事,兩國百姓也因此安居樂業。可實在是屍體不允許他前來四平山,遼主說,如果大宋皇帝願意的話,就請移駕紫荊關,我主願意在病榻之上,簽署合約。”
宋太宗聽罷,沉思不語。
潘仁美道:“萬歲,遼人詭計多端,不可聽信啊!”
令公也道:“是啊,萬歲不敢信他,我們寧可回瓦橋關多等上幾日。”
遼國特使歎道:“我主病情十分嚴重,也不知道那一天能夠康複,真要是就此一病不起,看來這邊關的烽火,就永難平息了。”
宋太宗想了想,道:“你回去稟報遼穆宗,就說朕明日親赴紫荊關,就在他的病榻前,簽署罷兵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