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海洋動物(2)(2 / 2)

扇貝屬於扇貝科貝類,全球約有360種,主要生活在熱帶淺海地區,它通常右殼在下而左殼在上,並以足絲側臥式附著在其他物體上。扇貝貝殼的外觀非常豔麗,兩扇貝殼略有差別:一扇扁平,另一扇微微凸起。此外,扇貝很受美食愛好者的歡迎。

海洋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的種類繁多,在目前已知的100多萬種動物中,它就占了85%左右,分為4個亞門。它們身體兩側對稱,有發達的頭部和堅硬的外骨骼,身體分節明顯,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每一體節上有一對分節的附肢,故名節肢動物。

海洋中的節肢動物分為肢口綱、海蜘蛛綱、昆蟲綱和甲殼綱四大類。其中最重要的是甲殼綱,它又分為頭蝦亞綱、鰓足亞綱、槳足亞綱、微蝦亞綱、顎足亞綱、介形亞綱和軟甲亞綱。

海洋棘皮動物

棘皮動物都屬於海洋動物,分為海百合綱、海參綱、海星綱、海膽綱和蛇尾綱,共6400多種。

棘皮動物的外觀差異很大,有星狀、球狀、圓筒狀和花狀等,以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為典型代表。

有趣的是,棘皮動物的最大特色是身體呈五輻對稱,即通過口麵至反口麵的中軸,將身體做5次不同的切割,被分割出來的兩部分基本對稱。然而,棘皮動物的幼蟲卻是兩側對稱的,這也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海參長著一種特殊的防禦器官——居維氏器。它是由許多盲管構成的,裏麵含有毒液。當海參遇到危險時,居維氏器就從肛門排出,用來纏繞和毒殺敵人。一旦抵擋不住了,海參競能把五髒六腑也從肛門中噴出,隻留下空軀殼便逃之夭夭了。經過幾個星期後,海參還能再生出新的內髒。有的海參即使身體斷成數節也不致喪命。

無論在深海、淺海,都可以找到海膽的蹤跡,它們算是海裏十分古老的“居民”了。海膽是雜食性動物,它們既吃藻類,也吃魚蝦。海膽的硬刺裏藏有毒汁。在印度,人們對海膽十分崇敬,把它們當做“護雷神”進行供奉。

調皮可愛的小醜魚在充滿毒刺的海葵觸手叢中穿梭來往,卻能安然無恙,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小醜魚和海葵維持著共生關係,它們關係極為密切,真可謂是同甘苦、共患難!小醜魚可以受到海葵毒刺的保護而保證自身不受侵害,同時,它們又會趕走一些吃海葵的魚類,而小醜魚也可以分享海葵吃剩下的東西。它們配合默契,使雙方在很多方麵都獲得利益。此外,小醜魚鮮豔的色彩還可以引誘各種饑餓的動物前來“自投羅網”,讓海葵捕殺來犯者為食。所以人們又把小醜魚叫做海葵魚。

許許多多的寄居蟹經常會在海岸的潮間出沒。這些蟹寄居在芋螺的殼內,伸出四對長長的步足來爬行,雖然殼很厚重,但它行動起來可是不會落後的。

寄居蟹隻能寄生在螺類死後留下的空殼裏。隨著身體的不斷成長,它們便會換一個較大的殼繼續生活。

海星的形狀十分奇特,它並不是左右對稱,而是由幾根臂足構成,從身體中心向外呈放射狀延伸。這種體形沒有前後之分,他每次移動時,任何一根臂足都可以充當前進的先鋒,帶領其他臂足朝同一方向前進。海星一般有五個腕,而且顏色並不相同,看上去就像海底的“星星”一樣漂亮。海星的腕用途非常廣,它們不但可以代替足來引路,還可以用末端的觸手觀察、感覺周圍的環境。一旦它不小心仰天翻轉,腕反過來又能扭轉著地,把它的身體翻轉回來。海星大多都是肉食動物。它們常以腕緊緊捉住捕獲物,當它在捕捉簾蛤時,能夠產生1350克的拉力,從而使獵物的閉殼逐漸鬆弛下來,殼口張開,海星隨即翻出賁門胃,包住蛤肉,美美地飽餐一頓。

海洋原索動物

原索動物是無脊椎動物進化到脊椎動物的過渡型。

原索動物分半索動物、脊索動物和頭索動物。半索動物隻有50種左右,它的代表物種是柱頭蟲。脊索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門,它們形態結構複雜,數量龐大,有七萬種之多,分為尾索動物、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三個亞門,其中海鞘是尾索動物的代表,文昌魚是典型而古老的頭索動物。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是脊索動物中最原始的類群,是原索動物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