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昨天晚上,第三戰區也發布了第二期作戰計劃:上海戰區以持久抗戰為目地,限製登陸之敵發展,力求各個擊破之效。各個擊破不能達成時,則依次後退於敵艦射程外之既得陸地,施行頑強抵抗,待後方部隊到達,再行決戰而取最後勝利。已做好攻堅不利轉而實施防禦作戰的準備。” 營長石譚勇繼續緊張道。
“那你有什麼好的提議?我們在那裏和日軍進行第一戰?”趙星星依然簡單直接地詢問道。
“羅店怎麼樣?趙少!” 營長石譚勇緊張地答道。
“為什麼?”趙星星目光鋒利地盯著他問道。
“因為隨著寶山的淪陷,那裏現在可是腹背受敵;隨時都可能會被日軍進行包餃子,一舉吃掉!”營長石譚勇解釋道。
趙星星沒有馬上答話,而是沉默了下來。
因為來自後世的他,是十分地清楚羅店鎮雖然隻是一個麵積僅有3平方公裏的小鎮,也是標準的江南水鄉,鎮上水網縱橫,光是水路的碼頭就有6個。羅店鎮在江南也屬於大鎮子,也是一個標準的商埠。全鎮有幾百家大小商鋪,各種民居千間,人口有5萬多人。
但是羅店鎮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當時的羅店還屬於江蘇省,它地處江蘇省的太倉、上海的嘉定、寶山三縣中間,向南可達劉行、大場,威脅張華浜、蘊藻浜,讓上海市區堅持作戰的國軍處於絕對的戰略劣勢,所以日軍才將這裏變成主攻的地點。
因此羅店也就成為了淞滬會戰抗戰曆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被稱為淞滬絞肉機。當時日軍和國軍雙方都投入最精銳的重兵,集中數百架飛機和數百門火炮,參戰的日軍軍艦也有40多艘。可以說,國軍這方麵無論海陸空三軍都是不敵的,尤其火力上差別太大,完全被日軍壓製。
用馮玉祥的話來描述一下吧!馮玉祥十幾歲參軍,戎馬幾十年,什麼慘烈的戰鬥沒有看過,心腸也絕對的硬。但回憶淞滬會戰,馮老將軍悲痛的說:“單純一句激烈,慘烈,也許你感覺不到什麼。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無數部隊填進去就熔化了!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3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
所以當趙星星一聽到石譚勇提議要和日軍在羅店進行第一戰時,他就深皺著眉頭陷入了沉默。
因為他這次帶部隊來參加上海會戰,並不是要和日軍在淞滬戰裏麵硬碰硬死抗,而是要打遊擊戰;盡量多殲滅一點日軍,好讓他在南京大會戰前,減少些日軍的士兵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