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戰提前爆發(2 / 3)

⑤保護德國至瑞典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的海上交通線。

③盡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實施偵察和警戒,防止蘇俄海軍從芬蘭灣進行幹涉。應預先規定適當數量的海軍兵力用於保衛北海海岸和瀕陸海區。

在北海南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須采取措施防止西方列強突然對衝突進行幹預。采取的措施應局限在絕對必要的限度以內,務必保證不引人注目。關鍵是應避免采取可能會使西方列強的政治態度變得強硬起來的一切行動。

空軍

空軍必須對波蘭實施突襲,而在西線則可隻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軍應在極短時間內殲滅波蘭空軍,此外,主要擔負以下任務:

①幹擾波蘭的動員,阻止波蘭陸軍按計劃開進。

②直接支援陸軍,首先是支援已經越過邊界的先頭部隊。

開戰之前航空兵部隊可能要向東普魯士轉場,但這不可危及達成突然性。

第一次飛越邊境時,在時間上應與陸軍的作戰行動協調一致。

隻有在給中立國家船隻規定的離港期限(參見國防軍各軍一種任務中海軍的任務)過了之後,方可對格丁尼亞實施攻擊。

對空防禦的重點是施特廷①、柏林和包括梅倫地區的奧斯特勞③和布呂思③在內的上西裏西亞工業區的空域。

當希特勒對他的部隊,出台“白色方案”後;在1937年10月10日;希特勒於同月11日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為由,宣布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8月前做好進攻該國的準備。

1937年10月12日淩晨5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梁。幾分鍾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嚐到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約1小時後,德軍地麵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麵發起了全線進攻。

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戰艦“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號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

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布,帝國軍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現在起,我隻是德意誌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

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

10月12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

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

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60公裏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倫斯德的南路集團軍群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麵和西南麵向維斯瓦河中遊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