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兵塚在什麼地方?”
北國皇族秘密地牢中,伴隨著一陣厲喝聲,傳來一陣陣刺耳的劈打之聲。
地牢深處,包括李滌在內的十幾位長老早已是體無完膚,折磨的已經沒了樣子。
聽到身前皇族長老的怒喝聲,虛弱的李滌抬起頭,嘲諷一笑:“哈哈……你休想知道百兵塚的具體位置。”
百兵塚可是百器門根基所在,百器爐乃百器門一大鎮派之寶,然其中百把名器靈兵與百器爐地位相當,百器門之所以屹立數百年,靠的便是這兩件東西。
這些東西可是老祖宗搜集百年所得,作為百器門子弟即便是死,也休想知道這些東西所在之地。
隻要百兵塚還在,百器門便不會滅亡。
見李滌這般嘴硬,這位皇族長老早就被氣得發抖,一咬牙一枚灌注了兵氣的鋼針頓時插入李滌丹田。
非人的劇痛幾乎讓李滌昏厥,但他依舊沒有露出痛苦之色,反而麵帶微笑看著這長老,眼中盡是嘲諷之意。
大約半柱香的時間,一位皇族子弟匆匆趕來,悄聲在這長老耳旁說了起來。
聽完這子弟的話,這長老神情驟變,驚呼道:“怎麼可能?這麼短的時間裏,那小子竟然擁兵十萬?”
良久,這長老平複了一下情緒,接著問道:“長老院是什麼意思?”
“暫且不要動他們,必要的時候用他們來換回皇族基業。”
聽到這話,這長老徹底怔住,他大哥可是賠了一條性命,才將李滌等人抓住,若是就這麼放了,那這一切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現在他心中即便是一萬個不願意,那也沒有辦法,宋征所率領的起義大軍勢如破竹,如今已攻下了北州、涼州兩處地界,幾乎占領了北國一半的江山。
然而,這一切發生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在這三個月裏,起義義軍從原來兩萬之眾,已經激增到十五萬,其中精銳就有十萬。
宋征能達到這麼驚人的實力,這還要多謝北國皇族,北國近年來橫征暴斂,舉國上下早已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而宋征借此機會舉旗高呼,頗得民心,民眾一呼百應,紛紛加入義軍隊伍,想要推翻這北國暴政。
再加上龍族暗中相助,提供豐富的資源以及金銀,北州、涼州兩地有足夠資金作為支撐,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會相應號召,自發參軍。
而且宋征還率百器門一眾弟子,鑄造靈兵裝備軍隊,戰力非比尋常,而且以靈兵作為誘惑,自然也得到了大量兵者相助。
如今宋征所率大軍,單兵者就有五萬之巨,絕對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此時此刻,宋征大軍從涼州、北州兩地兵分兩路,呈合圍之勢向北國腹地進發,照這個速度行進下去,不出兩個月大軍必能攻入皇城。
“小子,你對北國和談之事作何感想?”大軍營帳中,獨孤行接過北國送來的議和書,掃了一眼,向宋征問道。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磨礪,宋征的性格更加沉穩,他並沒有急於回答,反而問道:“前輩,你對此事怎麼看?”
獨孤行思量片刻,嚴肅的道:“我軍雖勢如破竹,士氣高漲,但一連數月的征戰,戰力早已大大打了折扣,我等雖占據涼、北兩州,但北國精銳皆在腹地,我軍想要攻入很難。”
一邊指著懸掛著的地圖,獨孤行接著道:“而且你我等皆善戰,而不善政,若真是一舉推翻北國皇族,這北國千萬民眾由誰來統治?”
“嗯,前輩句句在理。”宋征應聲點頭,思忖片刻,接著道:“這國家若交給手下這些人,以我們的底蘊,用不了多久也會被打過吞並,那就依前輩所言,議和。”
半月後,義軍迅猛的步伐逐漸慢了下來,兵分兩路的義軍已步入北國腹地,距北國皇城不過千裏。
北國殘存的十萬雄兵也分別駐紮腹地各處,似乎準備好進行最後一戰,但兩軍一連一周時間按兵不動,並沒有開戰的意思。
與此同時,宋征、獨孤行、荊戈等人,率近千兵者快馬飛至皇城,如約進行和談。
這是宋征第三次進入北國皇城,但此次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第一次他是臣子,第二次他是叛徒,這一次他是王者,與當今皇帝平起平坐。
千人兵者小隊駐紮皇城之中,宋征等五人被接待官請入皇宮,徑直來到太極大殿。
宋征等人剛到大殿前,便有唐正、唐陽等百位大臣親自相迎,此刻,唐正看著眼前的宋征,心中複雜至極。
見唐正複雜的神情,宋征哂笑道:“陛下,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嗬嗬……”唐正苦澀一笑,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宋將軍,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