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是役,匈奴損兵折將三萬有餘,烏維單於倉皇率軍北逃五百裏,途中折損兵將馬匹無數,元氣大傷。之前大勝的優勢蕩然無存。北梁大將軍孟超揮師北上,一路之上長驅直入,匈奴人莫不敢攝其鋒芒。北梁前鋒驍騎將軍李廣率軍八千,如一柄尖刀向前直衝猛撞,氣勢凶猛,直接向著匈奴部族的心髒——匈奴王帳刺了過去。一路之上匈奴人且戰且退,士氣萎靡,王帳安全岌岌可危。
\t北梁人要逼著匈奴人搬遷王帳?這是一件極為可恥的事情,但是在戰略之上匈奴人已經處於了一個極端的劣勢,完全被北梁人壓製住了氣勢。一次戰爭的失敗,便足以決定許多事情!雖然現在雙方依舊僵持著,兩次大戰雙方各是一勝一負,損耗比例也是相差無幾,但是實際情況上卻是有著天壤之別。北梁人後者居上,氣勢正旺,這士氣之上已是占了絕對的優勢;此外,匈奴人行軍最站最為依仗的戰馬此刻折損近半,無疑是對匈奴將士戰鬥力的極大消減,所以此時此刻雙方看似皆有一戰之力,但是勝利的天平已經悄悄的向著北梁一方傾斜了!而匈奴人想要再次搶奪回被侵占的草原之上的豐沃土地,便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t而目前最為讓匈奴烏維單於頭疼的一件事還不是這戰爭的一時成敗問題。對於一個雄才大略、英勇果斷的領袖來說,一時的戰局說明不了任何問題,風水輪流轉,哪一方都是時運不濟的時候,所以烏維單於最為關心的是整個草原的生死存亡,擔心的是段重所說那樣過北梁人會在匈奴草原上的水源之中......投毒。
\t眼下北梁大軍已經縱深草原腹地五六百裏,再往前數百裏便是草原核心王帳所在了,隻要逼的匈奴王帳被迫向西北遷徙,讓匈奴士兵再折損一些,到了短期內無法對北梁造成威脅的狀態,那麼北梁的軍隊便可以實施這一套方略,逼迫匈奴人隻能生活在草原西北之上,而在草原與北梁的邊界之上甚至可以減少士兵的駐紮數量,畢竟想要越過近千裏的地界再來騷擾北梁人,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僅僅是這樣,北梁人的戰略目的便已經完完全全的達到了,之後便可以安然撤軍,開始籌備南下的渡江之戰。這樣的損耗,完全是北梁人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t所以眼下烏維單於所要麵臨的抉擇時十分明了的,是堅守陣地跟北梁人硬碰硬的對捍,還是運用其匈奴人最為擅長的遊擊戰術,取得戰略上的主動?在這一點上,匈奴單於做出了一個令段重十分欽佩而且十分大膽的舉動!既然北梁人敢計劃在草原之上的水源之上放毒,那麼匈奴人便也可以反其道而行,自己在這草原之上往水源之中投毒來阻止北梁人前進的步伐!
\t不得不說,這樣的舉動完全出乎了段重的意料之外,但是仔細一想在眼下這種時刻無疑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既然匈奴人不願意讓出大草原的廣闊土地進行戰略轉移,也不願意讓北梁人將這豐沃的土地變成一片廢土,那麼匈奴人寧願自己來做這一項工作,把損失控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其一,匈奴人雖然在這水源之中投毒,但是範圍和量都會控製在一定的程度之內,或許會讓水源短時間內無法使用,但是卻能夠成功的阻礙北梁人的腳步,不然一旦北梁人繼續推進,變成毒水的水源恐怕便不止如此一點了;其二,匈奴人並不是在所有的水源之中投毒,這樣北梁人不能分辨出到底哪些水源有毒,哪些水源無毒,無論如何也是不敢使用了。而恰恰相反,如此一來匈奴人便可以掌握幹淨水源的分布圖,如此一來若是打起遊擊戰來又能夠占據極大的優勢!即便做了最壞的打算,北梁人也不過會是在所占領的方圓五百裏的土地範圍內的水源進行撒毒,比原先大範圍投撒的情況可是要好了太多!
\t而在這同時,烏維單於也終於轉變了戰略策略,開始由陣地戰向遊擊戰轉移了。畢竟此刻烏維單於的舉動已經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傾向了,若是再不占據主動將北梁人從草原之上趕出去,那麼麻煩會越來越多。這匈奴剩餘的數萬騎兵的半數共計兩萬人全部被打散為五百人的小隊,對北梁的營地和大軍進行了全天候無差別的騷擾。憑借無比高的機動性,匈奴騎兵真的可以說是來無影去無蹤讓北梁人毫無辦法。行軍之時突然一支五百人的匈奴騎兵從天而降,呼嘯著飛衝而來,在遠處射出一輪箭雨帶走幾十名北梁將士的性命後便飄然而去,而到了夜晚駐紮之時,又會有幾支匈奴騎兵悄無聲息的借著黑暗出現在營寨之外,向著營中突然射出幾百支火箭,點燃幾頂營帳後策馬飛奔!雖然這樣的行徑並不能給北梁十餘萬的大軍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傷害,還是無意這樣如同蒼蠅式的揮之不去的騷擾給北梁人帶來了足夠的恐慌,嚴重影響了行軍的速度。最為令北梁將領困擾的是信息係統的全麵崩潰,派出去的斥候時不時就會遇見一支突然出現的匈奴騎兵,而結果自然是隻有等死。短短數日之中,北梁的斥候數量銳減,恐怕再持續數日,北梁的將領便再也無法得到任何最新的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