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2014後記:漫長的道別(1)(1 / 3)

2003年深秋,我上高中一年級,第一次聽說××的名字。

就叫他××吧,起名字是很累的。暗戀故事中的男主角本來就不應該有名字。

無法大聲講出來的名字,叫××就夠了。

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試前,我後桌的女孩忽然看上了一個體育特長生,忍不住拉著我們幾個去體育場看他跑圈。體育特長生發現居然有女生觀摩,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百米衝刺跑出了吃奶的勁兒。

後桌忽然冷了臉,大失所望的樣子。

回班後,她就宣布自己不喜歡這個體育特長生了。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你沒看到嗎?他衝刺的時候,迎風跑,臉抖得醜死了!他!臉!抖!”

對後桌來說,“喜歡”不過就是一種寄托,青春期的少女幻想長著翅膀在空中盤旋,時刻尋找著真實的軀體作為落腳之處。隻可惜體育特長生這個宿主不夠完美,對不起她的期望。

放學後坐在公交車靠窗的座位上,從遠在郊區的學校一路顛簸回到市中心。我看著外麵灰頭土臉的街景,腦海中還在無限循環“他臉抖他臉抖他臉抖……”,一邊笑著,一邊也有些躍躍欲試。

好想找個人用來喜歡。

但也隻是想想。這個念頭瞬間就被肩膀上的重量壓了下去。書包裏沉甸甸的滿是練習冊,新同學中那麼多競賽生,每個看起來都好厲害的樣子,我自己初中時成績也不賴,如果在新班級第一次考試就排名倒數,豈不是丟死人了……

少女的心思化成一聲歎息,和街景一樣灰頭土臉。

期中考試結束後,我在班主任辦公室幫忙整理學年分數段統計表,這張表格將在放學後的家長會上發給所有的人。我正準備拿著打印好的一張原始稿去複印,忽然被班主任叫住了。她指著題頭的那片空白,說:“你在這兒寫上,×班,××,數學150,物理98,化學……”

我一筆一畫,因為是聽寫,所以把××的名字寫錯了。班主任本能地感到不對勁,拿著那張紙朝另一個老師揮舞,問××的名字到底該怎麼寫。

那位老師堅決不同意我們班主任用××來做典型範例。那位老師教語文,而××的語文成績……嗬嗬。門門成績都漂亮,隻有語文丟臉,如果我是他們的語文老師,也不會樂意樹這種典型。

看完了熱鬧之後,我重新打印了一份表格,複印了許多份,而那張寫著××名字的,本來想團了扔掉,不知怎麼就折好留起來了。

這次的第一名其實是另一個女生,但備受矚目的是隔壁班的××。在我們這所以理科見長的高中,更受關注的永遠是數理化,而這位××,在這三門科目上幾乎沒扣分。

我剛回到班級,就聽見後桌女生在念叨著××的名字,聽說××初中的時候就如何如何,他平時更是如何如何,他……

那天起,××徹底取代了體育特長生,成了一眾少女幻想的宿主。

我當時轉過頭問後桌,萬一這個××長得像大猩猩該怎麼辦?

後桌不屑地哼了一聲:“才不,我去他們班門口圍觀過了。”

我那時可是個渾然天成的裝逼少女,淡淡地一笑,就轉回頭去做題了。

女生們對這個××的好奇與崇拜,更加襯托出我遺世獨立的卓然風姿、冷靜自持……總之就是,我真是太他媽的特別了。

我有過好幾次機會見到××的廬山真麵目。

比如,後桌女生站起來說:“××他們班在外麵打球,我們去看吧。”

比如,我的學霸同桌捏著一本字跡極為醜陋的筆記說:“這是××的競賽筆記,我請假回家,你能幫我把它送到隔壁班嗎?”

我的答案都是:“不去。”

說來也怪,其他風雲人物我都會心態平和地去跟著圍觀,但到了××這裏,竟然別扭上了。

可能是有點兒忌妒吧。我忌妒聰明的人,從小奧數就是我的噩夢,直到考上重點高中,我也不曾對自己的智商放心,總覺得隻是因為勤奮刻苦才有機會和好頭腦們平起平坐,稍一放鬆就會跌落穀底,上天為何如此不公平。

內心的自卑感在××這裏蔓延起來。

好希望他長得像大猩猩。

日子就這樣過去了。我在××班級旁邊的教室坐了一整年,他們班的同學幾乎都混了個臉熟,但我沒有見過他。

還因為他差點兒和後桌女生鬧翻。

初夏的下午,我和後桌一起去小賣部買冰激淩吃。穿過操場時,對麵走過來一排男生,七八個人,不是三兩搓堆兒,而是真的排了整齊的一橫排,氣勢驚人地迎麵走過來。

我從不盯著別人看,和後桌說笑著,與他們錯身而過。

後桌卻心不在焉,等到這排男生走過很久了才說:“那個穿白衣服的是××。”

我本來是不想回頭的,但也懂得裝逼要適度的道理,就很自然地轉身瞟了一眼。男生們已經走遠了,變成一排“養樂多”。裏麵至少有四個男生穿著白色的衣服,其他人穿的是白色的衍生色。

“請問,你是在玩我嗎?”我好笑地看了一眼後桌。

後桌忽然變得出奇地沉默,我趕著在上課前吃掉冰激淩,所以沒注意到她的異樣。走進教室時,她忽然輕聲問:“你覺得××怎麼樣?”

我一愣。

想想那一排男生的背影,看起來資質都好愁人的樣子。

“矮了點兒吧?”我笑著說。

後桌忽然發飆了:“你有病啊!他不比你高啊?故意挑毛病,有意思嗎?!”

好多同學都在看著我們。我脾氣也上來了,冷笑著說:“比我高也算優點?”

我們各回各位,賭了一堂課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