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的藍田玉一盆——曹頓的夫妻生活(1 / 3)

鈺報道:周汝昌先生在談到海棠詩的時候說:

“論者以為每人詠棠,皆喻自己的情景。這種見解對不對呢?竊以為還可重新研究。”

比如探春開篇,“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豈是探春寫照?

結句“多情伴我詠黃昏”,是寫他(她)而非自己甚明。

再如黛玉“偷來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縷魂”,明是譏諷刻薄別人,豈有“自寓”之理?

拙見以為:六首詩名以海棠為題,實為詠湘雲一人。

周先生的這些話,明白地說出了兩種觀點:其一,論者說各人所寫詩句是為自寓;其二,周先生自雲六首皆為湘雲。我看了周先生的文章《重讀海棠詩》,看見他的證據就是“關鍵在於寶玉那首詩”,“字麵詠海棠,句裏詠湘雲”,“還要和香菱第三次詠月之句合看”。而且“試看兩詩,字字呼,句句應,一絲不走”,“謂湘雲在難中幸獲重生更生”。“尚有何疑?”

可是我認真地看了兩首詩,怎麼也沒看出個“一絲不走”,再翻《紅樓夢》全集,怎麼也沒有找到“湘雲在難中幸獲重生更生”,於是,我疑問大了去了,怎麼也不得要領。請問先生,周汝昌先生和他說的“論者”所言誰更正確一些?

先生道:嗬嗬,說起對與錯,兩家都不全對。何也?先看看全詩的情況再說:

探春的稿上寫道是:

詠白海棠(限門盍魂痕昏)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消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次看寶釵的是:

珍重芳姿晝掩門,[蒙雙行夾批:寶釵詩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隻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最恨近曰小說中一百美人詩詞語氣隻得一個豔稿。]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清潔自厲,終不肯作一輕浮語。]

淡極始知花更豔,[庚辰雙行夾批:好極!高情巨眼能幾人哉!正“鳥鳴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無痕。[庚辰雙行夾批:看他諷刺林寶二人著手。]

欲償白帝憑清潔,[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來,是何等身份。]不語婷婷曰又昏。

李紈笑道:“到底是蘅蕪君。”說著又看寶玉的,道是: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庚辰雙行夾批: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宿雨還添淚一痕。[庚辰雙行夾批:妙在終不忘黛玉。]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庚辰雙行夾批:寶玉再細心作,隻怕還有好的。隻是一心掛著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大家看了,寶玉說探春的好,李紈才要推寶釵這詩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們都有了。”說著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李紈等看他寫道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庚辰雙行夾批:且不說花,且說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別致。]碾冰為土玉為盆。[庚辰雙行夾批:妙極!料定他自與別人不同。]

看了這句,寶玉先喝起彩來,隻說“從何處想來!”又看下麵道: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眾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又看下麵道是: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庚辰雙行夾批:虛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脫落自己。]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庚辰雙行夾批:看他終結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氣。逸才仙品固讓顰兒,溫雅沉著終是寶釵。今日之作寶玉自應居末。]

眾人看了,都道是這首為上。李紈道:“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探春道:“這評的有理,瀟湘妃子當居第二。”李紈道:“怡紅公子是壓尾,你服不服?”寶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這評的最公。”[庚辰雙行夾批:話內細思則似有不服先評之意。]又笑道:“隻是蘅瀟二首還要斟酌。”

次日一早,便又往賈母處來催逼人接去。直到午後,史湘雲才來,寶玉方放了心,見麵時就把始末原由告訴他,又要與他詩看。李紈等因說道:“且別給他詩看,先說與他韻。他後來,先罰他和了詩:若好,便請入社;若不好,還要罰他一個東道再說。”史湘雲道:“你們忘了請我,我還要罰你們呢。就拿韻來,我雖不能,隻得勉強出醜。容我入社,掃地焚香我也情願。”眾人見他這般有趣,越發喜歡,都埋怨昨日怎麼忘了他,遂忙告訴他韻。史湘雲一心興頭,等不得推敲刪改,一麵隻管和人說著話,心內早已和成,即用隨便的紙筆錄出,[庚辰雙行夾批:可見定是好文字,不管怎樣就有了。越用工夫越講完筆墨終成塗雅。]先笑說道:“我卻依韻和了兩首,[庚辰雙行夾批:更奇!想前四律已將形容盡矣,一首猶恐重犯,不知二首又從何處著筆。]好歹我卻不知,不過應命而已。”說著遞與眾人。眾人道:“我們四首也算想絕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兩首,那裏有許多話說,必要重了我們。”一麵說,一麵看時,隻見那兩首詩寫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庚辰雙行夾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種得藍田玉一盆。[庚辰雙行夾批:好!“盆”字押得更穩,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愛冷,[庚辰雙行夾批:又不脫自己將來形景。]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庚辰雙行夾批:拍案叫絕丨壓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庚辰雙行夾批:真好!]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庚辰雙行夾批:更好!]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幹風裏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庚辰雙行夾批:二首真可壓卷。詩是好詩,文是奇奇怪怪之文,總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來壓卷。

整個海棠詩,由探春提議開社,探春作出第一首,然後寶釵、寶玉、黛玉各寫一首,後湘雲補上兩首。整個作者就五個人,這是與菊花詩是一樣的。要想正確地理解此詩必須從詩歌的整體意境開始,不能斷章取義,更不可望文生義,否則就會產生錯誤的解讀。我們先看探春的詩作(請對照上文引述)。探春說,傍晚太陽已經漸漸落下,餘暉默默灑向枯萎的小草,秋風陣陣,寒意吹進我單薄的衣褲,我輕輕帶上院門;院子裏剛剛經曆過一場秋雨,有些濕滑,栽種了海棠的盆裏的苔蘚更加顯得翠綠。這些剛剛開滿了白色小花的海棠啊,你本身就具有白玉一般的精神,而且比它還要高潔;晶瑩的雪花做成的肌骨,更是使人沉醉。蔥蘢的翠葉之中一點點白色的花兒,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使人覺得那麼嬌弱可愛;三更天了,皎潔的月光,灑下了你滿地的嫵媚影子,仿佛月亮上也有了你隨風擺動的舞姿。這白色的精靈啊,你是不是也會羽化成仙而去,我對你的愛戀使我在整個黃昏歌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