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麵的人討論得熱火朝天,越說越是興奮,慕容子昆似乎已經看見了自己登上皇帝寶座的情形,而外麵的人則是一顆心墜入深淵,越來越絕望無力。
這邊,修養了幾日的北齊大軍,終於有了新動靜。司徒皓在知曉出雲皇帝慕容子惜親自率領十萬大軍來解青城之危,並不是如其他人猜測的那樣,害怕擔憂惶惶不能安,反而一副等了太久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迎接出雲大軍一樣。
“哈哈,趙洋,慕容子惜果真領兵來救李小九了,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迅速撤離戰場,讓慕容子惜率領十萬人撲個空嗎?”
趙洋正垂著腦袋恭敬的站在一邊,一時看不出什麼表情。聽到司徒皓的問話,他才抬起頭來,臉上笑盈盈的答道,“將軍此言不妥。慕容皇帝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前往青城,將軍想想,我軍五萬來到這裏的廢了多少時日?沒個五日十日,慕容皇帝一時之間根本趕不過來,根本沒有鋒芒,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呢?”
“之前不是說撤離嗎?如今趙謀士你有什麼新想法?”司徒皓一聽到趙洋這樣分析,頓時眼前一亮,他之前就不大願意灰溜溜的撤離,隻是趙洋極力解釋要避其鋒芒,他才答應了。如今一聽趙洋自己否決了撤離這條路,那麼自然隻有強攻了。想到這,司徒皓眼睛都亮了起來,整個人都興奮了。
趙洋眼底深處掠過一絲嘲弄,很快他小心掩藏起來自己的心思,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談,“將軍,之前說是要撤離,自然是沒有猜到李小九在慕容皇帝眼裏這麼重要,竟然親自率領十萬軍士前來解青城之困。倘若隻有幾萬,敵我雙方兵力差不多,我軍是戰是避,敵軍都奈何不了。倘若是十萬大軍,我北齊避又能往哪避呢,避無可避罷了。不如拚盡全力一鼓作氣攻入青城,活捉李小九,等出雲大軍趕來,我北齊以青城為靠,有出雲的皇後娘娘在手,慕容皇帝又能奈我們如何呢。”
司徒皓越聽越是歡喜,連連誇讚趙洋,“好好好。本王果然沒看錯人,你果然沒讓本王失望。等攻入青城,捉住李小九,本王重重有賞。”
趙洋低下頭,臉上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口裏卻歡喜的應道,“多謝王爺,屬下必定為王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隻顧著高興的司徒皓沒有發現趙洋一直垂著頭,根本沒有半點喜悅。趙洋飛快的抬起頭,看了一眼傻笑的司徒皓,嘴巴無聲的開合,儼然就是蠢貨兩個字。]
根據趙洋的分析,如今慕容子惜率領十萬大軍來救李小九,青城的人肯定會覺得北齊必然會被這消息嚇住,理所當然應該趁出雲的十萬大軍趕來之前快速撤離。然而,北齊卻偏偏不準備這樣做,而是趁著李小九等人以為來了依靠,北齊不敢直麵鋒芒,從而放鬆了警惕的時候,迅速發動攻襲,一舉拿下青城,再借助青城與李小九在手,逼慕容子惜不敢攻城。等那邊出雲王爺坐上皇帝寶座後,北齊便同新皇帝聯手兩麵夾擊慕容子惜,到那時,司徒皓既坐擁青城寶藏,又擁有出雲的友誼,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司徒皓聽完分析,忍不住一個勁的拍手叫好。當下與趙洋確定了連夜發動攻襲,意圖吞下青城。
趙洋始終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掛在臉上,司徒皓也隻當是趙洋對攻城妙計在心罷了,他一心滿是帝王夢,根本沒有心思往其他人身上注意。倘若司徒皓現在稍微注意一下趙洋,就會發現趙洋很不對勁。也許,勝敗早就有了定論吧,
出了主帥營帳,趙洋麵色平靜的朝自己的營帳走去。他每一步都很緩慢,仿佛用了極大的力氣在走這一段距離。然而,他再慢,這條路還是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時間,他愣在了營帳前。不知道是該進還是不該進。
四處巡邏的士兵經過此處。小頭頭見趙洋一直徘徊在自己營帳外,不由得好奇的湊了過來,粗著嗓子張口就問道,“趙大人,發生什麼事了?您怎麼不進去?”
趙洋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壓根沒有發現有人過來。此時猛一聽見小頭頭發問,頓時嚇了一跳。他連忙搖頭否認,並說自己隻是在想將軍交代的事一時走了神,讓小頭頭繼續巡邏不用理會他。
被這樣一打岔,趙洋苦笑了一下,隻好硬著頭皮掀開營帳門簾,壯著膽子走了進去。
“你剛才在外麵晃悠什麼?莫非是想要反悔,找司徒皓庇佑你?”剛一走進去,趙洋就聽見有人用嘲弄的語氣說著話。
“怎麼會?小人隻是一時膽怯,”趙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苦笑道,“畢竟小的這裏曾經差點就被大人劃出一個洞來。小的知道大人在這裏,輕易不敢進來。”
果然,隻見桌旁的太師椅上正坐著一個人,不正是之前的黑衣刺客。黑衣人冷笑,“你記得就好,”他手中把玩著一把小小的匕首,匕首刀鋒出泛著綠瑩瑩的光芒,一看就知道必定是抹過了見血封喉的毒藥在上麵,趙洋頓時喉頭一陣吞咽,連大氣都不敢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