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青鎮(1 / 2)

聽到魅影這般說,宇成都也便放下心來,交代一番後,便起身離去,其他人也魚貫而出。華夏國出現這麼大的隱患,一號聽到後很是震驚,大漠國出現異教,這也是國之不幸啊,當即,便與星火王宇成都商討起對策來。

華夏國高層風起雲湧,暗濤洶湧,而普通的老板姓卻是依然為了自己每天的生活而奔波,茫茫碌碌,宇興龍這時候,已經到了南方千百大山了,這裏多小鎮和農村,雨季頗多,在一年的時間裏,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下雨,故而空氣潮濕,包含著很多的水分,初來之人感覺到皮膚上濕漉漉的,好像要滴出水來。這時的宇興龍皮膚黑了許多,而且也健壯了許多,不經意間,雙目會閃出陣陣精光,目光如電,這是將《山河道法》練至第三重有形有質中上期的表現,精光內斂,隱含不發。

前麵是一個古樸的小鎮,青磚灰瓦,道路都是大青石鋪砌而成,在小鎮的周圍,是一條清淩淩的護鎮河,環繞在小鎮四周,在河流上,不時有鎮中的居民劃著尖尖的索舟飄然而過,上麵擺著貨物,有各種的水果,生活用品,也有專門的捕魚的漁船,上麵停著兩排灰黑色的水鳥,偶爾發出一聲懶散的鳴叫,嘎——

這個小鎮,幽靜而柔和,像是一個江南的溫婉的女子在那裏淺淺的吟唱,有著說不完的心事要傾訴,宇興龍的心一下子便被這裏的景色所迷住了,而內心也有一種很平靜的感覺,要是自己以後能夠在這裏生活,那便是最好了。

思量之間,宇興龍便決定在這個小鎮多逗留幾天,看看是否有什麼大機緣。宇興龍漫步在這青灰色的小路上,一邊扶著自行車,一邊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著這裏的點點滴滴,天氣灰蒙蒙的,但是,卻絲毫沒有壓抑感,隻是,給人的感覺是靜,靜,靜。即便是偶爾的一聲水鳥的叫聲,也是更憑空添加了更多的空靈和寂寥,讓宇興龍感覺到有了一絲的蒼涼之感,好像是踏過易水的荊軻,也像是烏江悲壯的西楚霸王。

在那窄窄的弄堂裏,不時會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探出頭,對著宇興龍點頭微笑著,露出了殘缺不齊的牙齒,額宇興龍也報之以微笑,走過幾百米遠,宇興龍發覺,這個小鎮的年輕人幾乎都不在了,他看到的都是一些個老人和小孩,宇興龍不禁心下大感好奇,便停下腳步,想一個靠在門邊正在打盹兒的老大爺問道,“您好,我是外麵的遊客,我想問您一下,這裏的年輕人都到了什麼地方去了,我沒有看到啊?”宇興龍見老大爺最起碼也有九十多歲了,他懷疑老大爺是否能夠聽得清自己說話。

果然,老大爺從沉睡中恍恍惚惚的醒過來,揉揉朦朧的睡眼,不明所以,宇興龍看著老大爺一副茫然的眼神,在看看四周,百步之內也沒有其他的人煙了,隻得再次的對著老大爺道,“年輕人到哪兒去了?這裏的。”宇興龍說的很大聲,而且同時用手比劃著,一字一頓。

果然,老大爺有了反應,白胡子一厥,瞪大了銅鈴般的眼睛,“吼啥吼,我又不聾,剛才隻是沒有睡醒,你個小逗比。”宇興龍的嘴角直抽抽,你是我大爺,你丫的是我親大爺,我哪裏知道你聽不聽得見啊。

老大爺見宇興龍長得一表人才,而且滿臉的正氣,也就不再計較他大聲對老爺爺說話的不禮貌了,搖搖腦袋,屢屢胡須,“一看你就是外地來的小夥子吧,你不知道啊,今天是靜慈仙庵的開緣日,每個月的這一天,靜慈道姑都要現身,為這裏的小鎮居民祛除疾病,誦經求福,年輕人們都過去了,剩下我們這些個老得,在家裏看家。”說罷,老大爺又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覺了,慢慢的合上了雙眼皮。

“停。”宇興龍趕緊搖醒了老大爺,這次宇興龍可不敢再在老大爺的耳邊大聲嚷嚷了,“還有什麼事情嗎,你個小逗比。”老大爺也不知道從哪裏學的這個詞。

宇興龍一陣無語,隻好耐著性子道,“我大爺,我是想問問您,這靜慈仙庵怎麼走啊,小子也想過去瞧瞧熱鬧。”老大爺見宇興龍的態度誠懇,而且,一提起靜慈仙庵,老大爺顯得很是虔誠,見到有人想慕名而去,也是滿心的歡喜,對餘興龍也認真了些,“沿著這個青石路一直小北走,出了小鎮後,做小船渡河,然後沿著河邊往西,在遇到一個渡口的時候,便會看到一條石板路,直通一座山,此山名叫靜慈神山,就是因靜慈仙姑而得名的,你沿著石板路直接上山,便可以看到靜慈仙庵了,而且,這會兒應該有下山回家的年輕人了,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你再問問路人,確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