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去是為了重新擁有

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失去後還可以重新擁有。

一個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報紙。突然一陣大風把他新買的帽子刮落大海中,隻見他用手摸了一下頭,看看正在飄落的帽子,又繼續看起報紙來。另一個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謝謝!”他仍繼續讀報。“可那帽子值幾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慮怎樣省錢再買一頂呢!帽子丟了,我很心疼,可它還能回來嗎?”說完那人又繼續看起報紙來。

的確,失去的已經失去,何必為之大驚小怪或耿耿於懷呢?

許多人都有過丟失某種重要或心愛之物的經曆;比如不小心丟失了剛發的工資,最喜愛的自行車被盜了,相處了好幾年的戀人拂袖而去了等等,這些大都會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了陰影,有時甚至因此而備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隻沉湎於已不存在的東西,而沒有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人們安慰丟東西的人時常會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失去的自行車懊悔,不如考慮怎樣才能再買一輛新的,與其對戀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去贏得新的愛情。

有兩個朋友曾結伴出門旅遊,在即將返回的時候他們發現錢包不見了。其中一個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尋了個遍,詢問了許多人,還到派出所報了案,結果一無所獲。而另一個朋友在發現丟了錢包之後,不是一味地懊悔,而是積極想辦法,考慮如何才能掙到回家的路費。他走進一家飯店,向老板講明了自己的情況後,用給飯店洗菜的辦法為自己和同行的朋友掙得了回家的路費。他還從此和這家飯店的老板交上了朋友,定期有信函往來。直到現在,一提起這件事他也總是說:“旅遊的時間那麼短,有趣的事那麼多,為了丟失錢包而一直煩惱下去很不值得。”朋友的文化水平並不高,但他的話卻很有哲理。人生有許多事情要做,為什麼要為一時的失去而一直傷心呢?

每個人都有過失去,但對其所持的心態卻不同。有的人總是向人反複表明他失去的東西有多麼好,有多麼的珍貴……還有好多人則不同。比如,他們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後,不是一味地傷感,而是主動尋找新的工作;他們相信,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失去後還可以重新擁有。這才是成功者應具備的心態。

二、自卑是人格的泥淖

如果自卑感盤踞在人的心中,理想與抱負就會全部喪失。

自卑是人格的泥淖,一旦陷身其中,就會失去自立自強的做人骨氣。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他非常的自卑。因為他的背上,有著兩道非常明顯的疤痕。這兩道疤痕,就像是兩道暗紅色的裂痕,從他的頸子一直延伸到腰部,上麵布滿了扭曲鮮紅的肌肉,所以這個小男孩,非常非常的討厭他自己,非常害怕換衣服,尤其是體育課,當全部的小孩子都很高興地脫下又粘又不舒服的製服,換上輕鬆的體育服裝的時候,小男孩都會一個人偷偷地躲到角落裏,用背部緊緊地貼住牆壁,用最快速度換上體育服裝,生怕別人發現了他的背部,有兩條這麼可怕的缺陷。

可是,時間久了,他還是被其他小朋友發現了他背上的疤,“好可怕喔!”“怪物!!”“不跟你玩了!”“你是怪物!”“你的背上好恐怖!”天真的小朋友們,無心的話往往最傷人,小男孩哭著跑出教室以後,從此再也不敢在教室裏換衣服,再也不上體育課了。

這件事發生以後,小男孩的媽媽特地牽著他的手,去找班主任老師,小男孩的班主任老師是一個四十歲,很慈祥的女老師,她仔細地聽著媽媽說小男孩的故事,“這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生了重病,當時本來想放棄他的,可是,又不忍心,一個這麼可愛的生命好不容易誕生了,怎麼可以輕易地結束掉呢?”

媽媽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所以我跟我丈夫,決定把小孩給救活,幸好當時有位很高明的大夫願意嚐試用動手術的方式挽救這條小生命,經過了幾次的手術好不容易,他的命留下來了,可是他的背部,也留下這兩條清楚的疤痕……”

媽媽轉頭吩咐小男孩,“來,把背部掀給老師看……”

小男孩遲疑了一下,還是脫下了上衣,讓老師看清楚這兩道恐怖的痕跡,也曾是他生命奮戰的證明,老師訝異地看著這兩道疤,有點心疼地問。

“還會痛嗎?”

小男孩搖搖頭,“不會了……”

媽媽雙眼泛紅,“這個孩子真的很乖,上天對他的生命很殘酷了,現在又給他這兩道疤,老師,請您多照顧他,好不好?”

老師點點頭,輕輕摸著小男孩的頭,“我知道,我一定會想辦法的……”

此時老師心裏不斷地思考,如果限製小朋友不準取笑小男孩,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小男孩一定還會繼續自卑下去的……一定要想個好辦法。

突然,她腦海靈光一閃,他摸了摸小男孩的頭,對他說,“明天的體育課,你一定要跟大家一起換衣服喔……”

“可是……他們又會笑我……說……說我是怪物……人家不是怪物……”

小男孩眼睛裏頭,晶瑩的淚水滾來滾去。

“放心,老師有法子,沒有人會笑你。”

“真的?”

“真的!相不相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