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追問後,他下定決心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道路。但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他長時間地思索著。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曆與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本錢在哪裏……最後他想到了去當演員,這一行既不需要學曆也不需要資本,對他來說,實在是條不錯的出路。可他哪裏又有當演員的條件呢?相貌平平?又無天賦,再說他也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啊!然而,決心已下,他相信自己能吃世間所有的苦而永不放棄。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他來到了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懇求:“給我一個機會吧,我一定會演好的!”很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並未氣餒。他知道,失敗一定是有原因的,每被拒絕一次,他就認真反省、檢討、學習一次……然後再度出發,尋找新的機會……為了維持生活,他在好萊塢打工,幹些笨重的零活。
兩年一晃而過,他遭到一千多次拒絕。
麵對如此沉重的打擊,他暗自垂淚。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隻能做賭徒酒鬼嗎?不行,我必須繼續努力!他想到,既然直接做個演員的道路如此艱難,那麼,能不能換一個方法呢?他嚐試著“迂回前進”: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畢竟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初來好萊塢的門外漢了,有兩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學習和一次進步……他大膽地動筆了。
一年後,劇本寫了出來,他又拿著劇本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主演吧!”劇本不可以,至於讓他這樣一個無名之輩做主演,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不用說,他再次被拒絕之門外。
麵對拒絕,他不斷地鼓勵自己:“不要緊,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一次……”在他遭到一千三百多次拒絕後,一位曾拒絕了他二十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讓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劇,不過:先隻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從此便斷了當演員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做了三年多的準備,機會是如此寶貴,他怎能不全力以赴?三年多的懇求,三年多的磨難,三年多的潛心學習,讓他將生命融入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中。幸運女神就在那時對他露出了笑臉。他的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現在,他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電影巨星。他,就是人家熟悉的史泰龍,他的健身教練哥倫布曾經做出如此評價:“史泰龍做任何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誌、恒心與持久力都令人驚歎。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等待事情發生,他主動令事情發生。”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把握,你的生活必須你自己去創造,在你的人生路上,沒有現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在你的生活中,別人的經驗隻是你的借鑒,而不是你的公式,人的生活和命運是沒有軌跡的,今天的成功不代表一直成功,今天的失敗也可能預示明天的順利,總之不要相信命運,應該知道自己才是最終命運的創造者。
六、珍惜自己
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就會覺得活著很有意義!
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下海經商好幾年,不但沒有像別人那樣,腰包鼓鼓地掙到大錢,反而將幾十年的積蓄也賠了個精光,還欠下人家很多的債。從此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
他每天除了借酒消愁,便是懶洋洋地躺在床上,目光傻傻地望著天花板發呆。任何事都引不起他的好奇和衝動。
為此,許多朋友過來勸說,大道理講了兩火車,他隻言片語也沒聽進去。後來他索性閉門拒不見客,如一隻在繭中封閉著的蠶。
一天,一位朋友從網上給他發來一封信,叫他好好看看,細細地思量一下,也許會對他有些幫助。
無奈之下,他打開電腦。看過之後,深受震動。是封什麼信呢?
所謂信,其實是朋友讀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
一位被父母遺棄的男孩被送進了孤兒院。
世界上最親近的人莫過於父母了,可連他們都不要自己,活著究竟還有什麼意思呢?男孩百思不解,於是便去問孤兒院的院長。
院長溫和地笑笑,伸手遞給他一塊石頭,對他說:“明天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上去賣,看看有沒有人買,如果有人買,不管別人出多高的價錢,千萬不能賣,要完好地拿回來。”
第二天,他來到熙熙攘攘的早市上,在一個角落蹲下來,將石頭掏出,大聲吆喝著賣。
好奇的人們紛紛圍攏過來,有人在評頭足地議論,有的人開價欲買,在幾個人的爭執下,價越抬越高,大出他意料之外。
回到孤兒院,男孩向院長作了報告,院長依然溫和地笑笑,“明天把它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賣看,好嗎?”
第二天男孩按著院長的吩咐,來到了黃金市場上,剛把那塊石頭擺出來,有人便出昨天最高價還要高出10倍的價錢來買。當然他沒有賣,院長說過,即使他出的價再高,也不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