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大度一點,你可以快樂很多
走遍天南地北,每當我們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之中,總是能夠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逐顏開、手攜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薩,他就是人稱笑佛的彌勒佛。他在笑什麼,為什麼而笑?有人曾以這樣一副對聯回答了這個問題:“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其實是告訴我們,人隻要大度一點,便能祛除諸多煩惱,就能獲得更多的快樂。
有一位中國婦人遠離家鄉來到美國,她在美國開了家小店賣蔬菜。由於她的菜十分新鮮價錢又公道,所以她的生意特別好。這就讓其他攤位的小販十分不滿。大家經常在掃地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都把垃圾掃到她的店門口。但是這個中國婦人十分大度,她並沒有計較,反而每次都把垃圾掃到角落堆起來,然後把店門口清掃得幹幹淨淨。
她的旁邊有一個賣菜的墨西哥婦人觀察了她很多天,最後她終於忍不住了,便問她:“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的門口,你為什麼不生氣呢?”中國婦人笑著說:“在我的家鄉,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把垃圾往家裏麵掃。因為垃圾就代表財富,垃圾越多就代表你來年會賺很多的錢。現在每天都有人把垃圾送到我這裏來,我感激還來不及呢!這就代表我的財運會一直很好。我怎麼舍得拒絕呢?”
墨西哥婦人聽了之後就把這些話傳到各個小販的耳朵裏,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垃圾出現在中國婦人的門口。
中國婦人將詛咒化為祝福的智慧令人驚歎,但是更重要的是她的大度和與人為善。她寬恕了別人,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和善的環境,和氣生財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她的生意才會越做越好。所以說,大度為人,少一些計較,會讓事情變得好起來,也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
心胸狹窄的人總是抱怨不休,縱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有所建樹。做個大度的人,你就會發現天地如此廣闊。不要在彼此摩擦中浪費時間和生命,天地很大,比天大的是人的心胸。每個人都大度一些,生活就會變得和諧而美好。
大度是一種睿智的人生態度,它教會人們學會隱忍,學會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蕩做事。隻有大度的人才不會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才能贏得人心。
大度又是一種風度。大度的人願意聽取別人的觀點,願意采納正確的意見,能夠謙卑地與人交往。但是大度的境界需要用德行去修養,用智慧去創造,大度的人往往擁有美好的心境,擁有君子般的風度,能夠更為融洽地與人交往。
當然了,要大度,首先要學會為他人著想,學會從對方的立場上來看問題,這樣自己的觀點也會更加客觀,態度也會更加冷靜。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以大度的心態去對待別人,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極為美妙與融洽。大度為人是一種較高的素養也是一種情操。大度並不意味著怯懦和膽怯,而是一種開懷處世的心態。大度的人是健康樂觀的人,這種人會用一顆博大的心胸原諒身邊人的一些小的過失,從而使自己獲得心靈上的解脫。
9. 讓他一“牆”又何妨
如果有一天,你和你周圍的人發生爭執,你就讓他贏,他又能贏到什麼?如果你輸了,你又能輸掉什麼?這個贏和輸,隻是文字上麵的罷了,我們多數的生命都浪費在語言的糾葛之中。其實,兩個人如果發生爭執,並不會真正地留下輸和贏,而失去的則是你們之間的感情、和氣和友情。
懂得了這個道理,如果再與周圍的人發生糾紛、摩擦,不妨就多一些忍讓,這樣不僅能夠讓自己少一份煩惱,而且還能收獲相互間的和氣和珍貴的友情。
乾隆年間,鄭板橋一直在外地做官,有一天,他收到弟弟鄭墨的一封信。
原來,鄭家與鄰居的房屋共同用一棟牆,鄭家就想重修舊屋,但是鄰居卻出來幹涉,於是就發生了爭執。鄰居對鄭墨還惡語相對,並且說那堵牆是他們祖上傳下來的,鄭家根本無權拆掉。
但是,房契上卻寫得清清楚楚,那牆就是鄭家的,鄰居借光就蓋了房子。這場官司就打到縣裏麵,雙方都在找人說情。鄭墨自然會請他哥哥出麵調解了,他認定隻要有契約,不會給哥哥帶來多大的壓力的,而且不管告到哪裏,這官司都能贏。
但是,鄭墨卻沒有想到,哥哥回信卻勸他息事寧人,而且還附一首打油詩:
“千裏告狀為一牆,讓他一牆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何處去找秦始皇。”
鄭板橋的弟弟鄭墨接到信件以後,感到慚愧至極,當場就撤訴了,並且還向鄰居表示不再與對方發生爭執了。鄰居也被鄭家兄弟的一片誠心所感動,當即表示道歉,並且還十分願意與鄭家重歸於好,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