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年齡的婦女,在每個月經周期的中期,卵巢就會排卵1次,這是女性自然生育所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卵子離開卵巢後壽命一般為24小時,精子在陰道酸性環境中隻能存活8小時,而進入子宮後受精能力可保持1~3天,故在排卵前後2天進行性生活,才有受孕的機會。那麼,女子怎麼才能判定自己是不是排卵?有沒有辦法估計自己大約在哪一天排卵呢?下列幾種方法可供采用。
(1)測量基礎體溫法。所謂基礎體溫是指經過較長時間(6~8小時)睡眠,醒來後未進行任何活動、亦未進食時所測得的體溫。測量的具體方法是:每日臨睡前,將體溫表水銀柱甩低,放在床邊或枕下,次日早晨清醒後在起床活動之前,取體溫表放入口內舌下5分鍾,起床後將所測得的溫度標在體溫單上,如此逐日進行,最後將每一次測得的體溫標示點連成曲線。1個月經周期以28天計算的女子,在月經周期的前半期,受雌激素的影響而缺乏孕激素的作用,體溫處於較低水平,到了月經的後半期,即至下次月經來潮的前14天,在雌激素、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體溫升高0.5℃,即達36.7~36.9℃,這種現象稱為雙相體溫,即前期體溫低相,後半期體溫高相,雙相體溫的出現就意味著有成熟的卵子從卵巢排出,而體溫由低相轉為高相的時期就是排卵期。
(2)觀察陰道分泌物法。這是國外一位叫比林斯的醫生發明的方法,所以又叫比林斯法。正常育齡婦女,如果注意觀察,可發現陰道的分泌物也是周期性變化,排卵前由於雌激素水平突然升高,使宮頸黏液分泌量增多、稀薄、透明,拉絲度可達10厘米左右。在月經中期出現這種現象,表明排卵即將發生,排卵後上述現象消失。
(3)排卵痛。隻有少數婦女可感覺到,在月經中期排卵後下腹部輕度疼痛,這是由於卵泡從卵巢內排出時常伴少量出血,刺激了局部腹膜。有的婦女還感到雙側乳房在月經中期脹痛。這是由於排卵時,體內雌激素含量增加所致。
(4)B超法。此法須到醫院,通過B型超聲波顯像儀的熒光屏可觀察到卵泡的位置(左側或右側卵巢),可在行經後第10天起天天做此項觀察,待卵泡長大到直徑2厘米時,排卵即將發生,排卵後,這一卵泡便消失。此法可較準確地預測排卵。
(5)其他方法。如宮頸黏液及陰道上皮細胞塗片檢查。因宮頸黏液和陰道上皮細胞的性狀都會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發生周期性改變,借此可了解卵巢的排卵功能。
知道了怎樣把握受孕的時機,從優生的角度看,還需要夫婦雙方在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感情融洽的情況下性交,才能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寶。
胎兒身體各部分的器官大部分在懷孕早期的3個月內成形。在此期間,最容易受到外界致畸因素的影響。諸如X射線或某些藥物等均可導致胚胎發育早期體細胞發生染色體斷裂或基因突變,從而使器官發育過程出現異常,畸形就這樣發生了。更加不妙的是,許多婦女在這一時期還不清楚是否懷孕而已經吃了可能致畸的藥物或接受了X光照射。所以,可能懷孕的婦女一定要記住,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小寶寶,懷孕頭3個月是最關鍵的時期。
日本有人研究,絕大多數孕婦都未停止有規律的性生活,而且也沒有發現孕期性生活給母親和胎兒帶來什麼不良影響。因此,隻要注意以下幾點,孕期大部分時間裏的性生活是安全的。一是要注意體位,既要使女性感到舒適,又不能重壓女性的腹部,動作也不能過分激烈;二是要避免早產,懷孕36周後應停止性生活為好;三是應保持清潔衛生,千萬不要引起女方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