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地中海城邦(1 / 3)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即在以雅典為中心的希臘文明開始閃耀前,地中海地區就已經存在廣泛的城邦群,這主要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後來也有克裏特人和邁錫尼人建立的,因此,城邦製度並非是在雅典為中心時創立的,而是在此之前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因此,城邦製度在此時就已經廣泛建立。

從衛星照片很容易可以看出來,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前,如果直布羅陀海峽封閉的話,那麼地中海和黑海就是歐亞非大陸之間的一個大湖,並且這個湖足夠廣闊,是一個僅次於大洋的水域,並且最為重要的是,這裏氣候適宜,地中海周邊島嶼、半島、水係密布,是一個天然的棲息地,這就為人類文明的孕育發展創造了一個非常適合的環境。

地中海包括黑海共計有三百萬平方公裏,但又不像大洋那樣暴戾多變,它溫和的多,很適合航行,對早期人類來說,地中海是一個良好的階梯——一個從內河航行走向大洋航行良好的過渡階梯。地中海地區位於赤道以北,這裏形成了獨特的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幹燥,冬季溫和濕潤,冬季的氣溫保持在5~10℃,夏季21~27℃,而這種溫度正是人類活動的最適宜的。另一方麵,對早期人類活動來說,淡水河更為重要,因為它可以帶來大量豐富的農業灌溉,而地中海周邊擁有許多大型河流,如長達6671公裏的尼羅河就由非洲深處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並且,這條漫長的大河在入海口處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平原,尼羅河三角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繁盛的地點之一。而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中東兩河水係、歐亞大陸腹地的伏爾加河、烏拉爾河水係、非洲的尼日爾河水係、法國的羅納河水係、第聶伯河和頓河水係等都在地中海周邊,這些河流都與人類文明的早期形成有關,在從刀耕火種轉向早期農業社會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再者,環地中海地區地形變化多端,僅對海洋文明形成有著重要作用的半島就意大利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克裏米亞半島、北非沿岸半島等眾多半島,以及數不清的大小島嶼,正是由於這些半島、島嶼、以及大陸水係的密集存在,加之地中海適於航行的季風存在,人類處於交通的需要才大大促進了船舶的演變和發展。

當農業社會到來後,這裏密布文明發源地各地的人們又通過河流、古道(如敘利亞大道)逐漸建立了聯係,這種聯係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把一個地方產生的發明迅速傳向周邊,這就使得當一個地方的部落種族率先進行某項技術創新後能夠迅速被其他文明點采用,同時知識的積累也能夠得到普及和傳承,因此,泛地中海文明實際上是一個涵蓋範圍十分廣闊、幾乎包羅半個歐亞非大陸的龐大文明體係,這些文明點之間彼此征戰、彼此促進、彼此超越,正因為如此,這個地方才顯得比世界其他地方更頗具活力,一句話,地中海就是因為這裏氣候宜人、資源豐富、矛盾重重才成為一個龐大的文明體係,並且,由於地中海獨一無二的海洋特色,這裏又成為世界海洋文明的發源地。

這眾多文明交集在一起總會出現一個焦點:希臘就是這樣的一個焦點,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希臘是西方看到的第一個東方國家,同時也是東方看到的第一個西方國家。一句話,這裏是一個十字路口,一個海運的十字路口:它南通向埃及、北通向中歐腹地、西通向奧尼亞海和意大利、西歐、東則可以連接著巴勒斯坦、敘利亞,並可以穿越赫勒斯滂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來自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羅馬文明以及環地中海的其他文明都需要通過希臘傳播,這包括思想和貨物,當然還有軍隊。因此亨利·米勒在其小說《馬洛西的大石堡》這樣說道:“希臘有很多讓人驚奇的事情,這些事情不可能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發生。即使上帝幾乎在打盹,希臘也依然在上帝的護佑之下。世界各地的人們依舊在為一些瑣事而煩惱,希臘也不例外,但上帝的神力卻依然起作用。不論人們在做什麼想什麼,希臘是一片聖地。”的確,似乎在地中海這個海洋世界中總是會有奇跡發生。

希臘位於歐洲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上,深入地中海。希臘全境多山,海岸線長而曲折,半島上群山把陸地隔成一塊塊穀地,這就天然使得希臘形成了許多城邦,但它們又都擁擠在這塊並不大的半島上,因此又是一個整體,屬於同樣的祖先,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與宗教信仰。希臘大體上可以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臘包括伊庇魯斯山地和狄薩利亞平原。從北希臘至中希臘,經過一條險要的隘口——溫泉關(德摩比勒)。中希臘為群山分割成許多小地區,以阿提卡最為重要,是古代著名城邦雅典的所在地。中希臘與南希臘以科林斯地峽相連,在地峽附近有麥加拉和科林斯兩個重要的城邦,南希臘又稱伯羅奔尼撒半島,其重要地區有東邊的亞哥裏斯和南部的拉哥尼亞。作為三麵環海的希臘半島,既是海路又是陸路的交通樞紐,這種優越的條件使它兼收並蓄地創造了文明的古國,並因此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藝術家,也使得希臘文化最終成為歐洲的始祖,它的文化對以後歐洲各國的文化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世界文化也產生很深的影響,如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藝術、哲學思想等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歐洲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