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寧宗夭折與順帝即位(1 / 2)

順帝妥懽帖睦爾(1320—1370),在位三十六年,享年五十一歲。順帝既是元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又是元朝的亡國之君。年幼的順帝在即位伊始麵臨著權臣幹政的政治局麵,這一時期順帝勵精圖治,利用朝中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鏟除了燕鐵木兒和伯顏兩個專橫朝堂的勢力集團。他親掌大權後,改年號為至正,重用大臣脫脫實行新政,糾正朝中弊政,試圖挽救日益衰敗的蒙元帝國。但順帝在朝中佞臣的影響下日漸荒淫腐敗,不理政務,故順帝朝中後期之朝政較之前朝更加腐敗不堪,佞臣當道,互相傾軋,貪贓枉法。朝政的腐敗最終導致了元帝國的滅亡。

可能是文宗對明宗之死懷著很深的內疚,他在位時期對立太子一事並不是十分積極。也大約從此時起,文宗與卜答失裏皇後開始考慮是否可以將皇位傳給皇兄明宗之子。但是皇位的繼承不僅對皇帝本人十分重要,對參與擁立文宗的大臣們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帝位的傳承轉移到明宗一係,那麼這些大臣將來很可能會遭到新即位皇帝的報複。於是他們積極慫恿文宗立長子燕王阿剌忒納答剌為太子,文宗雖猶豫不定,但在權臣的積極促成下,最後還是同意立阿剌忒納答剌為太子。至順元年八月,禦史台臣請立燕王為皇太子,文宗推辭說皇子尚幼,且右丞相燕鐵木兒不在宮中,等到燕鐵木兒回來後再做定奪。而到同年十月壬子,諸王、大臣再一次請立燕王為皇太子,這次奏請,很顯然得到了權臣燕鐵木兒、伯顏的支持,但文宗再次以皇子尚幼婉言拒絕,認為“徐議之未晚也”。但到十二月,在權臣的幹預下,文宗不得不下詔立阿剌忒納答剌為皇太子。文宗之所以最後同意了大臣們的奏請,一方麵是屈從於群臣,尤其是權臣的意見,更為重要的是,文宗本人在此問題上本來左右搖擺、猶豫不定。

至順二年正月,皇太子阿剌忒納答剌突然病死。同月,文宗以“侍皇太子疹疾,飲食不時進,以酥拭其眼鼻,又為禳咒”為由,將侍奉皇太子的宦官拜住杖打一百七,驅逐出京城。燕王阿剌忒納答剌被立為皇太子後僅兩個月就死去,這對文宗與卜答失裏皇後的打擊很大。至順三年八月,年僅二十九歲的文宗也病死上都,僅在位五年。據說,文宗臨死時留下遺詔讓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即位,並說殺害明宗為自己平生大錯,“朕嚐中夜思之,悔之無及”。權臣燕鐵木兒擔心文宗遺詔公布後,自己協助文宗弑殺明宗一事暴露,便封鎖文宗遺詔。燕鐵木兒極力主張立文宗次子燕帖古思為太子,但這一意見遭到了皇後的拒絕。在皇後的積極斡旋下,燕鐵木兒終於妥協,那就是同意立明宗之子為帝,但卻不是文宗指定的出居廣西靜江的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而是留在大都的年僅七歲的明宗次子懿璘質班。燕鐵木兒這樣做,顯然是出於確保自己能夠繼續掌握政權的考慮。至順三年十月,懿璘質班即位於大都大明殿,是為寧宗。

文宗死後,根據蒙古舊製,文宗皇後卜答失裏暫時臨朝聽政。在寧宗即位後,由於寧宗年幼,卜答失裏皇後仍以皇太後的身份代理朝政,這樣,皇太後卜答失裏在理政時不可避免會與權臣燕鐵木兒正麵交鋒。不過,由於丞相燕鐵木兒大權在握,而皇太後雖然是名義上的攝政者,且在朝政中有一定的發言權,但她卻無法左右朝政,朝廷大事必須得到燕鐵木兒的同意或認可。至順三年十月,就在寧宗即位的當月,中書右丞相燕鐵木兒的弟弟撒敦升為禦史大夫,燕鐵木兒的兒子唐其勢繼續擔任宣徽使,二人皆為從一品的高官。麵對燕鐵木兒不斷進行的勢力擴張,皇太後利用設立徽政院和中政院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至順三年十月,皇太後以宦者鐵古思、哈裏兀答兒、黑狗者、闊闊出並為中政院使,同時以另一權臣伯顏為徽政使,依前開府儀同三司、浚寧王、太保、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皇太後任用伯顏為徽政使,顯然有利用伯顏來製衡燕鐵木兒的政治意圖。皇太後還任用提調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伯撒裏、右都威衛都指揮使常不蘭奚並為徽政使。這樣一來,皇太後以設立徽政、中政二院為名擴張權力的企圖,便更是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