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皇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
殷羨為長沙相,在郡貪殘,庾冰與翼書屬之。翼報曰:“殷君驕豪,亦似由有佳兒,弟故小令物情容之。大較江東之政,以嫗煦豪強,常為民蠹;時有行法,輒施之寒劣。如往年偷石頭倉米一百萬斛,皆是豪將輩,而直殺倉督監以塞責。山遐為餘姚長,為官出豪強所藏二千戶,而眾共驅之,令遐不得安席。雖皆前宰之惛謬,江東事去,實此之由。兄弟不幸,橫陷此中,自不能拔足於風塵之外,當共明目而治之。荊州所統二十餘郡,唯長沙最惡;惡而不黜,與殺督監者複何異邪!”遐,簡之子也。
高幹子弟最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答案應該就是魏晉。因為圈子小,所以不管誰家的子弟,隻要稍有出息,很快就有名聲,如果再會清談“養名”,盡管年紀輕輕,尚無行政經驗,但是就有所謂名望了。有了名望,高官任做,駿馬任騎,在其他時代要競爭上崗,而在魏晉,不是你競崗位,是崗位競你。
殷浩、桓溫是官幾代,都不好細察了,在後王導時代,他們都是以“才名冠世”,是朝廷寄予希望的政治新星。朝廷屢次征召殷浩,殷浩不出,時人感慨:“深源(殷浩的字)不起,當如蒼生何!”庾翼更看中桓溫一些,對殷浩、杜乂等,認為“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徐議其任耳”。
殷浩名高,以後我們再聊他,今天先聊聊他爹。
殷浩的爹殷羨名氣也不小,這老哥有兩件事也算青史留名:其一,元帝司馬睿給兒子辦百歲酒,殷羨誠惶誠恐地說:“皇上生兒子,我們又是升官又有酒喝,無功受祿,真是不好意思。”司馬睿倒也不缺幽默感:“這事兒你沒功勞最好,有功勞那就麻煩了。”其二,殷羨出任豫州,建康好多人托他帶信照顧關係,這老哥走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把信全部扔到水裏。殷羨字洪喬,所以有成語叫“付諸洪喬”。
殷羨任長沙相,“在郡貪殘”。貪官也分層次:隻是按照潛規則收錢,逢年過節下級敬貢自己笑納,並不辦具體事,表麵上似乎也沒損害哪個人的利益,這算是好貪官;還有的是給錢辦事,送錢升官,錢到付“貨”,“貨”款兩清,這是很有職業精神的貪官;還有一種是看中什麼,就要想辦法撈到自己腰包裏,不惜損害具體的人,這已經有掠奪的意思了。貪殘者,就是屬於最後者。
當時庾翼是殷羨的上司,要查處他,庾冰在中央主持工作,寫信給庾翼,希望能看在殷浩的分兒上,從輕發落。庾翼給庾冰回了一封信,這封信有一定信息量。時間一久,很多文本已經是沒有“體溫”的了,後人很難通過這些文本感受到當時的生活氣息,而有些書箋信函,因為是私人之間的交往,不必要板著臉說套話,這些文本讓我們感覺有“體溫”。
庾翼說:“殷羨很貪,但是我已經打算看在殷浩的分兒上,盡量寬容他了。”(殷君驕豪,亦似由有佳兒,弟故小令物情容之。)殷浩的名聲之大以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