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人老成精的老姚(1 / 1)

孝宗穆皇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

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及病,謂諸子曰:“石氏待吾厚,吾本欲為之盡力。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我死,汝亟自歸於晉,當固執臣節,無為不義也!”弋仲卒,子襄秘不發喪……

姚弋仲和苻洪都有像樣的兒子。老姚和老苻也都知道關中地位重要,這個重要性和鮮卑一比就更清楚了,有大後方進退自如。苻家占了先機據有關中,姚家在石祗被屠滅後,難以自存,所以老姚臨死囑咐小姚,也就是姚襄,到晉室朝廷那裏去,這就是出路。

在《晉書·姚弋仲載記》裏,老姚的臨終講話有一句很肉麻:“中原無主,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歸晉,當竭盡臣節,無為不義之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把“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刪了。

老姚是絕對的老江湖,極善雌伏,羌族勢力較弱,作為部族酋長,老姚一直沽直賣忠,史書稱他“性清儉鯁直,不修威儀,屢獻讜(dǎng)言,無所回避”。隻要“直性子”打造成品牌,相當有好處,我直就是忠、忠就是直,和誰都可以直來直去,特別對領導盡可以知無不言,不管說什麼,反正我的忠誠是不受懷疑的。在香港黑幫電影裏,常有這一類人物,也是不修威儀,不擺架子,和誰都天然熟,見誰都拍肩膀,別人怕犯忌諱的話,在他嘴裏可以暢行無阻,表麵上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實際上心思縝密,說話從來沒有真正得罪過誰,做事更是依足了江湖規矩。這種人生存能力特強,久經風雨,牌子不倒。

老姚也可以說是三朝元老,最早侍候劉曜,後來在石勒手下稱臣,和他關係最密切的則是石虎,這三位主子,都不是白給的,但老姚在他們麵前都混得開。祖逖的弟弟祖約叛逃過來,老姚對石勒說,“祖約殘賊晉朝,逼殺太後,不忠於主,而陛下寵之,臣恐奸亂之萌,此其始矣”。石勒一聽有理,就殺了祖約。至於老姚在石勒那裏,自然是“忠直之臣”嘍。

石虎殺掉石勒的兒子石弘,這位“忠直之臣”需要上好的演技才能過渡,老姚稱病不朝,石虎請了N回,這才慢騰騰地上了班。老姚見了石虎,正色道:“奈何把臂受托而反奪之乎!”——幹嗎要這麼辦呢?意思是還有別的不那麼露骨的辦法。聽話聽音,老姚隻對方式有點小意見,至於核心的東西,老姚其實是不反對的。

裝直賣傻,倚老賣老。姚弋仲在石虎這個翻臉不認人的暴君手下安逸得很,石虎臨末了,有個叫梁牘的漢人造反,聲勢很大,連石虎都有些害怕,趕緊召老姚來處理。老姚來了,石虎沒精神不見他,隻是讓設宴招待,老姚這時知道自己的身價漲了,“脾氣”也大了:“召我擊賊,豈來覓食邪!我不知上存亡,若一見,雖死無恨。”——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特愛麵子的人,那意思是什麼權力呀、金錢呀、美女呀,老哥哥我從來都不在乎。

老姚見了石勒,數落起石虎:“你兒子石宣死了,那你也不用憂煩生病,保重身體要緊啊!石宣這孩子身邊沒有好人輔佐,以至於讓他們兄弟相殘。不過他也有錯,他對下邊的人太嚴格了,所以激出事變。您病了這麼久,新立的太子石世這麼小,你要有個三長兩短,天下必亂。您要操心也應該操這個心,至於外麵的盜賊,灑灑水了。”這麼推心置腹的數落,就是石虎這樣的魔鬼也會感動,啥也不說了,眼淚嘩嘩地:老姚忠臣哪!老姚講完內政,再說外患,你看這態表得多有氣概:“老羌請效死前鋒,使一舉而了!”

待石虎“授使持節、侍中、征西大將軍,賜以鎧馬”,姚弋仲立即貫甲跨馬於庭中:“汝看老羌堪破賊否?”

亂世出英雄,也出精明人,自謂“老羌”,最能見老姚精神。

在亂世善於自存,是老江湖的看家本事。石氏敗亡,老姚深刻分析了當前形勢,知道兒子們隻能暫托於江左,以待機會,為了自固自存,必須把姚家打造成“忠誠世家”,所以這篇臨終囑咐凝聚了高度的政治智慧:石氏待吾厚,所以我要盡力,我本一狗,各為其主,現在主子死了,狗的忠性不改。所以他慨然要求兒子們:“固執臣節,無為不義。”

忠誠是那個時代的稀缺產品,老姚洞察了市場先機,牛人一個!不這麼高度評價他是不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