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昭皇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初,武帝崩,賜諸侯王璽書。燕王旦得書不肯哭,曰:“璽書封小,京師疑有變。”遣幸臣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之長安,以問禮儀為名,陰刺候朝廷事。及有詔褒賜旦錢三十萬,益封萬三千戶,旦怒曰:“我當為帝,何賜也!”遂與宗室中山哀王子長、齊孝王孫澤等結謀,詐言以武帝時受詔,得職吏事,修武備,備非常。郎中成軫謂旦曰:“大王失職,獨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壹起,國中雖女子皆奮臂隨大王。”旦即與澤謀,為奸書,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傳行郡國以搖動百姓。
……
九月,丙子,秺(dù)敬侯金日薨。初,武帝病,有遺詔,封金日為秺侯,上官桀為安陽侯,霍光為博陸侯;皆以前捕反者馬何羅等功封。日以帝少,不受封,光等亦不敢受。及日病困,光白封,日臥受印綬;一日薨。
燕王劉旦發難,說明一姓王朝即使在政權相當穩定的時候,內部分裂的威脅依然存在。權力是那麼誘人,獲得權力又不需要經過明確的法定程序,隻要我是皇帝的兒子,就具備了相應的資格。如果老皇帝在駕崩之前沒有指定接班人,沒有確確實實的交代,自然給燕王一類野心家提供了可能性,即使老皇帝明確指定了接班人,隻要有點實力,有點賭本,在巨大的誘惑下,在急於成龍的屬下的慫恿下,就會有宗室子弟揭竿而起——天下為一姓之家業,兄弟鬧分家是經常發生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家賊難防,所以抑製宗室就是曆代帝王不宣之於口的內功心法。
皇室子弟,一方麵是兄弟骨肉一家人,另一方麵又是最高權力的競爭者,所以製度化的安排非常重要。早期的製度是分封,分封有震懾外人的考量,也有羈縻自家子弟的意思。皇帝對宗室的要求就是富貴一方,享樂一生,職責就是喝酒泡妞,醉生夢死,拜托叔叔伯伯哥哥弟弟以及侄兒們,不要再有什麼更上一層樓的想法。
但是曆史的經驗證明,分封這種方式問題多多,漢帝國搞分封,覬覦中央大位的宗室不絕如縷,西晉搞分封,遂有慘不忍睹之八王之亂,朱元璋腦子一時水含量提高,也搞了分封,他死後就有叔叔打侄兒的內亂,凡此種種,把有高貴血統的宗室子弟安排在祖國的四麵八方,對帝國是大大的不利;於是,對曆史經驗稍有尊重的帝王,一般就不會再玩這種危險的遊戲,王還是要封的,但是不能讓他們“之國”,不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尤其是不能擁有軍隊或私人武裝,而是要把他們圈在京城,養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在王府裏玩樂,要玩也隻能鬥蛐蛐聽戲,不能玩官兵抓強盜,不要動刀動槍,宮裏的萬歲爺最忌諱這個。到目前為止,大漢帝國的中央始終是強勢的,七國之亂尚不足成氣候,何況燕王劉旦過家家式地另起爐灶,所以中央一紙詔書下來,一切都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