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孫旭東還沒醒,孫飄洋夫婦就偷偷跑過來,用尺子給孫旭東量身高,還好沒有變化,要不然兩口子不知道怎麼擔心,兩口子終於放下心。
周初蘭既好奇又好笑的問道:“大清早你們偷偷摸摸拿個尺子忙什麼?給小東做衣服,過年了是要添新衣服,我看身上衣服剛買的,不錯,不要太寵他。
孫飄洋夫婦吱吱唔唔,孫飄洋急忙說“媽,我還有年貨沒辦,我這就去準備。”關梅也反應過來:“媽,包子我還沒蒸,我這就去揉麵。”兩人慌忙而逃,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們孫旭東可沒這個覺悟,關梅催了幾遍,才起床,晃悠悠拿個杯子刷呀,洗完臉後,沒事幹,琢磨半天決定去買點紅紙寫春聯。
以前都是除夕那天,孫國政回來操筆揮毫,今年我們孫旭東準備露一手,讓爺爺注意他,重視他說的話,不在人小言微。
孫旭東去小賣部買了幾張紅紙,又從書房拿出毛筆,硯台,叫起小叔讓他磨墨。
孫飄河抱怨到:“小東你這是幹嘛?”
孫旭東自信大大的說:“寫春聯。”其實孫家是書香門第,都會寫一手毛筆字,孫旭東從小就在孫國政的嚴格要求下,三歲寫大字,後來讀的師範大學,毛筆字寫的出神入化,多次獲得國家級金獎,混了個省書法學會會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現在寫個小小春聯當然不在話下。
不到兩小時,孫旭東把家裏所有門都寫好了,連雞圈,豬圈都沒落下:“六畜平安、雞鴨滿欄”雲雲。
孫飄河看到孫旭東的字受打擊了,都傻了,反正這兩天受到侄兒的刺激太多,見怪不怪。
這時,孫飄江進來了:“你們倆也不出來幫幫忙,看把我忙的。你們躲房裏幹什麼?”
孫飄河回了句:“我們在寫春聯。”
孫飄江不相信:“就你那字,還寫春聯,敢拿出來貼嗎?”
孫飄河鬱悶的說:“四哥,不是我寫的,是小東”。
孫飄江急忙跑過來看看,一看也傻了,受打擊了,比父親字寫的還好,跟字帖一樣,孫家都懂書法,相比較都寫的可以,當然了前世孫旭東可是花了心思學的,取眾家之長,每天苦練幾個小時的成就。
孫飄江很是懷疑:“這是小東寫的麼?”
“當然,我親自磨墨,壓紙。”孫飄河證明道。
孫旭東這兩天給他們兄弟倆和全家人震驚太多,兩人搖搖頭,相對無語,又都去幫忙了。
孫旭東閑著沒事,想幫爺爺做點什麼,寫春聯是小事,要不幫爺爺發表篇論文,讓爺爺站在“改革派一方麵”,避免以後兩麵不討好。
很快,文公就要南巡,發表著名講話,時間不多了。寫吧,在書房裏又花了一下午時間,一篇大作出爐《深化改革,加強經濟建設的若幹建議》。這份大作結合前世文公南巡講話內容,也補充了後來發展的調整建議。
大作完成了,怎麼才能讓爺爺接受,得好好謀劃一下。
終於到了除夕那天,當孫旭東拿出寫好的春聯,周奶奶和孫飄洋夫婦又震撼了一把,都不能用平常心去衡量。
上午孫旭東姑媽孫穎帶著女兒徐媛媛也趕回來過年,看到春聯和孫旭東的變化也雷了一下,連稱“小怪物”。
孫旭東姑父徐良從小是個孤兒,,母親從城裏帶著8個月身孕來到山西一個小山村,生下徐良產後大出血死了,一個好心的老爺爺收養了徐良,並根據徐良媽媽留下的玉佩上的“徐”給他取了“徐良這個名字,希望他做個棟梁之材,徐良也很爭氣,77年考上人大,認識了同屆的孫穎,相識、相知、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