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夢裏江山 (3)(1 / 3)

李泌正色道:“希望陛下寬懷大度,北連回紇,西結大食天竺,南通雲南,對吐蕃成合圍之勢,相互策應,加強聯絡,開放邊關,活躍貿易,如此一來,不僅馬匹容易得到,在戰略上,還能困住吐蕃,免受其害。”

唐德宗道:“除了回紇,別的都可以。”

李泌步步緊逼:“從形勢來看,回紇最為強大,首先應該聯合的就是它,其他三方,倒可暫緩。”

唐德宗沉思片刻,道:“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隻是,倘若先聯回紇,如何對得起死去的韋少華、魏琚二人?這不是陷我於不義嗎?”

李泌正色道:“老臣以為,不是您對不起韋魏兩人,而是這幾個大臣,對不起您,辜負了您。”

唐德宗大為驚訝:“此話怎講?”

李泌不緊不慢:“安史之亂時,老臣曾經陪您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廣平王(唐代宗),和回紇打過交道。回紇部落,反複無常,利益至上,表麵助討叛軍,其實是為了利益。因此,臣輔佐廣平王,倍加小心,不管對方如何邀請,從不敢讓廣平王輕率進回紇營帳,直到最後,大軍將要出發,才和他們的可汗見了一麵。麵對豺狼,不得不小心謹慎。您奉命入陝州,那時候,廣平王馬上繼位,您是必然的皇太子,僅次於聖上的國家二號人物,豈可讓您冒然進入敵營?究竟是您負大臣,還是大臣負了您呢?”

李泌頓了頓,把話題往縱深延展,順便褒揚一下皇帝:“當年回紇部隊,打著助討逆賊的旗號,在長安燒殺搶掠,比叛軍有過之而不及。幸虧您父親廣平王,親自拜在回紇可汗馬下,求其撤兵,以保全京城百姓。當時,圍觀百姓,達十萬人。

“百姓紛紛稱許,說您父親寧可委屈自己,也要保全百姓,實在可敬!與此同時,對回紇的怨憤,與日俱增。所以,當年您在陝州,拒不下拜,足令人神共振、天下申威!如果當時,不出鞭刑這個意外,而是您和牟羽可汗把酒言歡,恐怕天下人就要寒心了。幸而,您有驚無險,安然歸來。您的舉動,代表了一個國家、一種氣節。倘若您把思維局限於個人恩怨,僅僅感謝韋少華等人、怨恨牟羽可汗,就小氣了。”

一番口舌沒白費,唐德宗最終同意和回紇和好,前提是回紇對唐稱臣,雙方再開展貿易,加強聯絡,共防吐蕃。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把自己的第八個女兒——鹹安公主,嫁給了回紇可汗,老頭子合骨咄祿。

公元788年,鹹安公主出嫁了。回紇迎親的同時,上奏唐德宗,把自己民族的名字改為回鶻,意思是“盤旋在天空的老鷹”。德宗同意,同時把合骨咄祿封為“長壽天親可汗”。

從封號中的“長壽”二字可以想見,當時的可汗,大概已是老態龍鍾了。小媳婦嫁了老頭子,鹹安公主的內心,恐怕十分複雜。

當時的回鶻,主要在今天的新疆、內蒙一帶。一嫁就嫁這麼遠,對她來講,也是個巨大考驗。

好在,老邁的天親可汗,第二年就病死了。兒子繼承了可汗的位置,同時也繼承了老爹的老婆,這就是忠貞可汗。

忠貞可汗畢竟年輕一些,這對鹹安公主來說,多少是個寬慰。

邊境穩定了,姑娘也嫁出去了,唐德宗鬆了口氣。遺憾的是,按下葫蘆瓢又起,曆史,總不讓晚唐的皇帝省心。

曆經肅宗、代宗、德宗三代,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宰相李泌,也在長壽天親可汗去世的這一年,即公元789年,去世了。

這對唐德宗和大唐來說,都是巨大損失。李泌作為晚唐名相,他掌權之時,皇帝即便有些錯誤,也不會犯大錯。他一死,各種危機逐步爆發,危害大唐的“黨爭”開始發端,“宦官之禍”愈演愈烈。唐德宗得過且過,做一天皇帝撞一天鍾。大唐,已是暮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