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球的探索,自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將飛向月球去撥開月球的重重迷霧,探索宇宙間的奧秘與神奇。
地球的秘密
懸在空中的地球
我們通常認為腳下的地麵,很實在很平穩;天空在頭頂,很遙遠很飄渺天地對立。事實上我們就在天上,且已經在太空中運行了幾十億年。
地球,就是我們正踩在腳下的行星。我們在上麵生活,呼吸著它的空氣喝著地球表麵的水,最熟悉不過了。
當然,地麵上的人們不可能一眼看出大地是球形的。隻有當太空人乘坐宇宙飛船飛出地球,才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個圓球,如果飛到月球上或者更遠的行星上,才能親眼看到地球是個行星在天空中繞太陽運動著。
在廣闊無際的宇宙中,行星地球又恰似一顆微塵。地球的曆史一般認為有46億年,它在太空中運行幾十億年中,既受別的天體吸引(如太陽),同時又吸引別的天體(如月亮),既受萬有引力作用,又受離心力作用。互相保持著平衡,在自己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整個太陽係,乃至整個宇宙組成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有機網絡,地球就在網絡中的一個網節上。
地球大小:半徑6378公裏,體積是太陽1/130萬;地球質量:5.98xlO24千克,質量是太陽1/33萬;地球自轉速度:赤道上465米/秒;自轉周期:23時56分;公轉周期:365日6時9分;地球公轉速度:30公裏/秒。
地球環繞太陽轉一圈是365日多一點,是一個回歸年,叫做一個地球年(水星一年88天,金星224.7天,火星687天),在這365天中,我們能看到星空鬥轉星移,同樣的天空圖景在一年後會再次重現。
地球同時又繞自己的軸心在旋轉,自西向東每24小時轉一周,這是地球上的一天,(水星一天176小時,金星117小時,火星24.6小時),我們觀察到日、月、星東升西落,晝夜交替,麵向太陽一麵是白晝,背向太陽一麵是夜晚。
地球斜著身體繞太陽公轉。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麵的垂直方向有23.5°的夾角,於是,太陽在一年中輪流在地球南北緯23°之間直射,於是地球有了四季的變換。當太陽正對地球北半球直射時,就是北半球的夏季及南半球的冬季,反過來,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南半球轉為夏天,北半球進入冬天。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就有了春夏秋冬的更替、寒來暑往的變化,我們按得到太陽光的多少和晝夜的長短把地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我們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在溫帶。
太陽係中唯一有生命的星體
直到今天據我們所知,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與人類性命攸關的地球到底在哪些地方得天獨厚呢?
九大行星中地球距離太陽不遠不近。地球是從太陽往外數的第三顆行星。SE太陽1.5億公裏,遠近適中,吸收陽光適度,既不像水星、金星遭太陽炙烤,X不像外行星被太陽冷落;因而具有適宜的溫度,成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溫室。
A大行星中惟有地球攜帶生物所需的一切物質。大多數地球生物需要水和氧氣,而地球恰好能自給自足。水覆蓋了大半個地球,占7/10,氧氣和其他氣體混合包圍在地球四周,生物們可以隨時取用。氧、水和食物不斷更生循環,新陳代謝,物質供應便源源不斷。
九大行星中,隻有地球表麵生機勃勃。如果一位外來的太空旅行者,他一眼就會看出,地球比任何鄰居都有趣。外麵雲層翻卷,壓強、溫度、濕度瞬息萬變,時而風雨交加,時而電閃雷鳴,時而又雲淡風清。往裏看會發現地球是個潮濕的星球,水麵占71%的地麵,除此之外,就是岩石組成的陸地,占29%地麵。陸地的平均高度比海平麵高840米,最大的陸塊叫做大陸。大陸表麵萬紫千紅,兩極有白皚皚的厚冰殼,赤道上綠鬱鬱的熱帶叢林,沙漠中黃沙漫漫,草原上碧草茵茵。降臨地球,更會被形形色色的生命吸引住。麵積約五億平方公裏,縱深約為三千米的生物圈,它像一層外衣緊緊包裹著地球,厚度雖隻有地球的1/4250然而它對於生命卻非同小可,絕大多數的植物、動物,包括人類,就在此棲息、繁衍、演繹著一個個生命的故事,地球因此而富有生氣。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所有的探測表明,尚沒有發現哪裏還有一個像地球這樣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綠洲”,我們在這片綠洲上生活,真是一大幸運!沒有理由不好好保護它,並努力發展。
地球內部結構推測
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係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裏,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科學家隻能通過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揭示地球內部的秘密。一般認為地球內部有四個同心球層:內核、外核、地幔和地殼。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地殼平均厚約30多公裏,海洋地殼僅5~8公裏。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下層為玄武岩層。理論上認為地殼內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每深人100米溫度升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