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趙孟紮寨(1 / 2)

夕陽照耀之下的緬甸官道上,一支風塵仆仆的軍隊從南向北而來,因為不久前剛剛下過雨,因此路麵上還有一些積水。

這支軍隊打頭的正是趙孟,趙孟據說是大宋宗室之後,因為宋末蒙古南侵,其祖輩將家族遷入緬甸境內,曆經三百多年後,趙家隻剩趙孟跟其弟弟趙方兩人,雖說兩人家族沒落,但因為祖上底蘊深厚,加上兩人也天資聰慧,因此其父從小就延請名師教授他們兩人習文學武,因此慢慢長大後,趙方養成了快意恩仇的性格,喜好打抱不平,但這是這樣無意間也得罪了不少權貴。

但因為其父趙清訖為人大方,喜交朋友,因此跟官府多有聯係,因此大多都能將趙方所惹之事大多平息,後來趙清訖在趙孟十六歲的時候染病身亡了,剛開始的時候趙孟還能遵循趙清訖的遺言,約束住趙方修身養性,少惹事端,但畢竟是少年人,在一次廟會的時候,趙方因為看不慣郡守之子,欺負良家婦女,因此出手,本來如果是一般的時候就算過去了,但誰知道,這個郡守之子從小是個病秧子,趙方也因為一時失手,將他給打死了,這下禍可闖大了。

在加上這個郡守隻有這個獨子,因此,一定要趙方為他的兒子償命,趙孟為了就弟弟多方打點,但因為郡守乃是緬甸五大家族趙家的子弟,因此誰的麵子也不賣,眼看著弟弟就要被判刑,按照緬甸的法律殺人是要判死刑的,因此趙孟決定到王都進行打點,爭取能打通上層的人物,保住弟弟一命。

但從來沒有外出過的趙孟,來到王都後根本就不知道去像誰送禮,因此東一下,西一下的,隨身帶來的銀子很快就用完了,但事情卻並沒有一絲的進展,就在趙孟前路迷茫,窮困潦倒的時候,碰巧在一家酒肆的門外救了一個衣衫華貴的少年,這個少年正是年輕時候的蟒白,因為蟒白從小就聰慧伶俐,因此緬甸老王對他非常寵愛,有幾次酒後的時候還說要將王位傳給蟒白,這樣就引起了身為王子的蟒達的嫉妒,因此蟒達決定派人幹掉這個弟弟,這樣自己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了。

這晚正是蟒達派人趁著蟒白獨自出府的機會暗殺蟒白的時候,誰知道剛好被趙孟給撞見了,從小就跟隨名師學藝的趙孟保護著蟒白艱難的逃了出來,當碰到前來接應蟒白的侍衛後,趙孟因為傷勢過重,就昏了過去。

三天後,醒過來的趙孟才醒過來,首先望見的竟然是自己的弟弟趙方,原來,脫離險境的蟒白想起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趙孟的保護,估計自己早就慘死刀下了,因此為了感謝趙孟的救命之恩,蟒白派人前去調查趙孟的家世好讓人通知他們一聲。

下人們通過打聽後,就把趙孟的情況詳細的稟報給了蟒白,蟒白聽後立馬就派人將趙方給接了過來,蟒白身為老王最寵愛的兒子,那裏是一個郡守能夠抵抗的,於是隻能將趙方交給了蟒白的人。

明白了蟒白的身份後,並且有敢於他救助自己弟弟的恩情,趙孟決定從此跟隨蟒白,蟒白也通過這幾天跟趙方的閑聊中認識到趙家兩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對於現在正需要積累人才,發展勢力的蟒白來說趙家兩兄弟的投靠讓他簡直是如虎添翼。

後來,趙家兩兄弟就一直跟隨這蟒白,就藩丹罔城,發展北方,到後來篡奪王位,期間趙氏兩兄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蟒白也對趙家兩兄弟信任有加,所有的機密之事,全部都有趙家兩兄弟的參與。

這次派遣趙孟前來駐守井軒,正是因為蟒白深刻意識到,占領北方的大明朝廷正是他的心腹之患,既然現在沒有辦法消滅這個心腹之患,隻能將他們給限製在北方的山區裏,因此,為了成功完成這個目標,蟒白才將手下第一愛將給派來。

望著已經有半個身子落入山下的夕陽,趙孟的心中湧現了一些別樣的情緒,一時間他也理不清到底是什麼原因,就當趙孟想要進一步思考的時候,一騎快馬從遠處奔來,從馬上騎士那身後背著的紅旗來看,正是派出去的斥候,趙孟的侍衛並沒有阻攔他,這個斥候快馬來的趙孟的前麵,然後在馬上抱拳行禮後說道“大帥,前麵十裏處就是井軒城。前軍斥候已經將大軍來到的消息通報給了井軒城守軍。”

聽到前麵十裏處就是井軒了,趙孟身邊的一些將領都是神情興奮,想到馬上就能好好的休息吃喝了,這些人都是忍不住的高興著,畢竟經曆了幾天的辛苦行軍後,就算是鐵打的人也有些吃不消了。

就連身為一軍統帥的趙孟那緊張的神情也有些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