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海上飛魚—反艦導彈(1 / 1)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叮叮、當當了解了不少的兵器,他們很高興,因為智多星爺爺—奧特瑪爺爺交給他們的任務終於就要完成了!所以他們想去放鬆放鬆,到哪裏去呢?

“到軍艦上!”他們倆竟然差不多是異口同聲了。人在長期相處過程中,連思維也如此相似了,叮叮、當當都有點沾沾自喜—還是我們的關係鐵啊!

叮叮、當當達成了共識,還沒等高喊“萬化神通”他們已經到了軍艦的甲板上。

“還是軍艦厲害,可以在大海上自由馳騁,在攻擊目標後還可以從容離開。即便沒燃料也可以慢慢地漂,隻當是遊覽海上風光了。”當當天真地說。

“哈哈,小朋友,打仗可不是過家家。”一個熟悉的聲音把叮叮、當當嚇了一跳。

“這不是凱特阿姨嗎?”叮叮記起來了,一定是更新了係統,到軍艦上服役來了,可是凱特的記憶中已沒有了他們。想到這,叮叮很是傷心。

“軍艦也是有危險的,那就是反艦導彈帶來的威脅,尤其是軍艦的克星——飛魚式反艦導彈。”凱特麵帶微笑。

反艦導彈是專門用來打擊軍艦等水麵目標的導彈,依據發射平台的不同可分為空對艦、艦對艦、潛對艦和岸對艦4種,新研製的反艦導彈大多數實現了通用化,即一種基型就有4種不同的發射方式改型。反艦導彈目前已經發展至第四代。

飛魚式反艦導彈是由法國宇航公司研發製造的一種亞音速、掠海飛行的反中近程艦導彈,擁有艦射、潛射、空射等多種不同的發射方式,是目前世界上銷售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實戰使用最多的一種反艦導彈。

飛魚反艦導彈的主要目標是攻擊大型的水麵艦艇,其彈身長4.7米、翼展寬1.1米,670千克重,可以攜帶165千克的彈頭。在飛行時采用慣性導航,等到接近目標後才啟動主動雷達搜尋裝置,因此在接近目標前很難被對方提早察覺。推進器使用的是固態燃料,飛行距離達65千米。

“魚叉”(又稱“捕鯨叉”)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全天候高亞聲速巡航式反艦導彈,可由飛機、水麵艦艇和潛艇等多種平台搭載。1979年開始服役,1986年首次用於實戰,曾擊沉利比亞大型導彈艇。海灣戰爭中,美軍參戰的艦艇、潛艇和作戰飛機幾乎都裝備了“魚叉”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