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板一點都不反思自己的過失,隻興高采烈的去叼銅板手中的一把草。
這之後,康王又告不見。羅馬來投時,本以為康王豪邁好義,又與自己投緣,報了"為知己賣命"的念頭。不料一夜之間,康王態度竟變得這般惡劣,與羅馬常見的官僚無甚兩樣。羅馬一顆熱心被冷水澆熄,不由訕訕然。若不是念及康王當日所說的"人盡其才"的機會,早就告辭遠走了。
羅馬本身敏感驕傲,便索性也不再去找了。於是便隻是每天夜裏回府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出門去閑看。那楊勇練達熱心,知道他與阮飛的罅隙,加意照顧於他,無事時便領著他遊玩。這汴京雖然才遭戰火蹂躪,但未傷及筋骨,短短月餘便已恢複繁華,羅馬一個鄉下小子,何曾見過這般的雕廊畫棟買賣商家?過了幾日,天氣轉暖,楊勇又給羅馬帶來一封信、一套單衣,給銅板帶來一柄馬梳,都是秦雙托他轉交的。羅馬看信睹物,知道秦雙心裏還有自己,頓時喜樂無限,衝淡了心中酸苦,接下來每天忙著看戲聽書,日子倒也過得快。
忽忽間已到六月,突然這一日,羅馬回到康王府時,隻見府中一片愁雲慘霧。有下人找到他道:"羅爺,王爺找你,有話要說。"羅馬精神一振,來到康王內堂,卻見康王獨坐在椅中,許久不見,更見神色憔悴。
羅馬知他為國事奔走操勞,略覺憐惜,上前一步道:"康王......"
康王把手一擺,道:"你不用多說。我已接到皇兄聖旨,明日出發前往金國。此一去,我必死無疑,跟你道個別也就是了。"
羅馬大吃一驚,道:"又去?"此前京中已得著消息,金人終於撤出中原。舉國上下剛剛鬆了口氣,不料金人又起了這樣的變化。
康王苦笑道:"睿王出使,不到一月就已傳來噩耗,不幸身故。金人仍然要求有親王為質,皇兄信任我,還讓我去。哈哈,該是我的,到底還是我的,能多活了這麼兩三個月,我也該謝天謝地了吧。"
康王是從金國逃出,宗翰宗望恨之入骨。他再回去,何異於羊入虎口?羅馬雖然口拙,心中也能明白其中的利害,熱血上湧,道:"我也去。"
康王一愣,眼中現出感激之色,旋即轉為冷漠,道:"不用。你留在京裏吧,有你在,我死得更早。"
羅馬不解其意,道:"我去!"
康王搖頭道:"你好不容易從金國逃出來,何必為了什麼虛名、麵子,再去送死呢。"
羅馬又氣又急,道:"我和銅板......"
驀然間,康王怒氣勃發,一揮袖將桌上茶盞打翻,喝道:"你不許去!你......你們離我遠點!我反正逃不過一死,若不是你們......若不是你多管閑事,我給金人殺了也就殺了......睿王何必枉死!"
茶水潑在羅馬靴上,碎瓷片濺了一地,羅馬這才明白,康王為何冷淡自己。他生性耿直,不料康王這般不講理,委屈氣憤之餘,頭腦發熱,也不說話,施了一禮,回頭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