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1 / 2)

且說鏢車走了兩日後,路邊的大葉子楊樹漸漸變成大片大片的棗樹,地勢也逐漸開闊,原來快到河北滄州地界了。棗樹雖然矮小,但樹幹彎曲遒勁,黝黑似鐵,和筆直鑽天的楊樹比起來,另有一番味道,霍懷玉看的津津有味。

"合吾一聲天下走,會友鏢局借路!"一連叫了兩天,他興奮勁仍然沒有過去,雖說不再一聲接一聲叫的煩人,但這個小子腦子裏好似有一部準確的鍾,半個時辰一到,他即刻喊一次,分毫不差。每次都是他中氣十足的叫完,其餘推車的趟子手的聲音才陸續響起。

好似回音一般的'借路......借路......'聲中,鏢車正式進入滄州地界。

官道貫穿南北,路一直是直的,在路邊立一塊石碑就算劃分州府了。石碑是舊物,長滿青苔,'滄州'兩個隸書字要仔細辨認才能認出來。張德茂吩咐大家停下,將鏢車上的旗幟拿下,車頭徽記蓋上藍布,趟子手身上繡有會友鏢局標誌的褡褳也取下來。

霍懷玉放下包袱,奇怪的問道:"這是幹什麼?"

阿虎伸頭過來,道:"少東家,'鏢不喊滄州'這是道上的規矩。"

"什麼叫'鏢不喊滄州?'"

"因為成興鏢局在滄州啊!那可是鏢行的祖宗。成興鏢局李家定的規矩,幾十年上下了,南來北往的鏢車,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運路行,隻要是車到滄州、船過滄州,必須扯下鏢旗,悄然而過,不得喊鏢號。"

"為什麼啊?"霍懷玉瞪大了眼睛。

"立規矩唄!讓江湖人都知道有這麼一號!"阿龍湊過來,道:"成興鏢局總鏢頭李冠銘定下來的,開始大夥也不聽,全讓他打服了!有一個外地鏢局不曉事,通過滄州,高聲喊鏢,沒落鏢旗,一路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走進來。走到滄州南城門,被李冠銘騎馬追上,李冠銘雙手抓住城門,把烈馬用雙腿夾起,馬被懸在空中噅兒噅兒亂叫,卻動彈不得。鏢客個個嚇得麵如土色,隻好解下鏢旗,李冠銘才讓他們過去。從此鏢不喊滄州就叫響了。無論你有多大的名頭,多好的身手,隻要在滄州喊鏢叫板,保管你栽個大跟頭,丟盡臉麵。

"你那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另一個鏢師道:"少東家,雙龍鏢局你知道吧?也是咱北地的大局子。就是三年前的事,雙龍鏢局有鏢船過紅孩口,不知道是不是疏忽,鏢旗不落,有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就在這運河沿上玩耍踢毽子,見了一個飛毽向河心踢去,隔著六七丈遠,那輕飄飄的雞毛毽子哢吧一聲就擊落了鏢旗啊!"

他的話引來一陣唏噓驚歎,一個叫陳二的趟子手問道:"少東家,你的身手,能不能隔著六七丈遠用毽子射落鏢旗?"

霍懷玉想了想:"我沒踢過毽子,但是毽子底下有銅錢,我能隔著三十丈用銅錢打柳樹,旗杆沒有樹枝粗,我想我能射落鏢旗。"

"哇!"好些個小夥計一起驚歎,少東家這人長就一副不會說謊的樣子,他說能射斷,誰聽了都信。有好事的就說:"不如我們也把鏢旗插上吧,有少東家在,怕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