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後期(前210—前206)(6)(1 / 2)

維克拉之戰的失敗給在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帶來的打擊比上一年更強烈。西庇阿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馬可尼和吉斯戈急忙趕到了逃脫的哈斯德魯鮑爾身邊。關於今後的戰略,三人展開了討論。此時,漢尼拔在意大利已經處於守勢,那裏的情況不容樂觀。三個人的討論結果如下:

哈斯德魯鮑爾率領3萬名精兵,前往意大利增援漢尼拔。馬可尼軍和吉斯戈軍合二為一,共同對付西庇阿。

迦太基人一旦作出決定,行動也很迅速。哈斯德魯鮑爾帶領3萬名精兵和象隊,為了避開西庇阿的追擊和在塔拉戈納的羅馬軍隊的阻攔,在內陸繞了很大的一個圈後翻越了比利牛斯山脈。隨後,橫穿高盧(現在的法國),翻過阿爾卑斯山,沿漢尼拔走過的同一條路線進入意大利。當然,這一計劃已經通知到在意大利的漢尼拔。

哈斯德魯鮑爾能夠成功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這歸咎於西庇阿。這成了蒙森後來的曆史學家譴責西庇阿的理由。西庇阿的父親和叔叔曾誓死阻止哈斯德魯鮑爾從西班牙向漢尼拔提供支援,西庇阿卻讓他得逞了,所以他難辭其咎。但是另一方麵,現代學者中,以戰略戰術家聞名的巴茲爾·利德爾哈特為代表的一派則力挺西庇阿。根據這位英國人的說法,如果西庇阿堅持追擊哈斯德魯鮑爾,一定會遭到馬可尼和吉斯戈的圍攻。所以,放棄追擊是不得已的選擇。

不管怎樣,漢尼拔的二弟就要進入意大利了。得知這一消息,西庇阿馬上向羅馬派去了急使。接到急報後的元老院,為了迎戰膽敢到意大利來的哈斯德魯鮑爾,決定恢複23個軍團。此時,因為羅馬軍隊已經把漢尼拔逼得走投無路,其戰鬥力早已大為減弱。拖延戰的倡導者費邊主張切斷漢尼拔的補給線,把他困在意大利境內。據說,在他聽到“哈斯德魯鮑爾即將進入意大利”的消息後,不禁怒從心起。這個費邊到死都不再信任西庇阿。

話雖如此,這個時期的羅馬軍隊已與漢尼拔進入意大利的公元前218年不同。

因為當初通常隻有4個軍團,所以難免有些驚慌。但是,按照此時的體製,組編23個軍團早已不成問題。而且,克勞狄烏斯·尼祿已經當選下一年即公元前207年的執政官,他被認為是馬爾凱魯斯手下最優秀的指揮官,繼承了馬爾凱魯斯的主動進攻戰術。這一年,作為執政官,尼祿的首要任務是要阻止漢尼拔兄弟會合。

迄今為止,執政官都被送到與漢尼拔作戰的最前線,但是公元前207年春天,前方戰場由執政官尼祿和法務官弗爾維烏斯負責。另一位執政官李維則被派往裏米尼,去阻止哈斯德魯鮑爾南下。李維隻帶了兩個軍團,因為此時元老院還不知道哈斯德魯鮑爾會走哪條路線前去與他的哥哥漢尼拔會合。因此,元老院另派了兩個軍團前往托斯卡納。南下意大利的另一條路線途經此地。

第六次戰役:梅陶羅戰役

曆史上因為偶然事件使情況發生突變的事例很多。這一年,發生在意大利戰場的第一個偶然事件是,哈斯德魯鮑爾橫穿高盧和翻越阿爾卑斯山比預想的要順 利許多。

這一時期生活在現在法國一帶的高盧人已經了解漢尼拔兄弟的目標是意大利。

既然哈斯德魯鮑爾對占領自己的地盤沒有興趣,自然他們也不為難迦太基軍隊通過。甚至還有很多高盧人,作為雇傭兵加入了哈斯德魯鮑爾所率領的迦太基軍隊。

再加上漢尼拔的名聲早已在阿爾卑斯山的山嶽民族中傳開。因此,哈斯德魯鮑爾幾乎不必像他的哥哥漢尼拔在11年前那樣,不得不麵對又不得不解決諸多困難。

他唯一的難題隻是如何讓帶著象隊的3萬名軍隊越過冬季的阿爾卑斯山。

鑒於上述原因,哈斯德魯鮑爾進入意大利的時間遠比預計得早很多。這是漢尼拔沒有料到的。根據自己的經驗,漢尼拔預計弟弟到達意大利的時間還早得很。在與弟弟會合前,為了避免因與羅馬軍隊作戰而消耗戰鬥力,他盡可能地推遲了離開卡拉布裏亞地區的時間。

當然,推遲出發時間的原因不僅如此。羅馬派往意大利南部的軍隊,加上已在卡拉布裏亞的兩個軍團,共有六個軍團。一方麵執政官尼祿率領的兩個軍團,很有可能在路上的某個地方阻截漢尼拔;另一方麵,另四個軍團完全有可能乘虛而入,在他離開之際攻占卡拉布裏亞。漢尼拔沒有一個部下可以擔負起保衛卡拉布裏亞的重任。正因為如此,他一方麵要等弟弟來意大利,同時,又擔心自己離開後,卡拉布裏亞被羅馬占領,從而失去最後的根據地。因此,漢尼拔推遲了離開根據地的時間,也是為使自己盡可能不要遠離卡拉布裏亞。以後的發展證明,漢尼拔的擔心是對的。因為執政官尼祿獲悉漢尼拔離開卡拉布裏亞後,馬上派了兩個軍團前去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