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龐培時代(前78—前63)(13)(1 / 2)

深受龐培之苦的元老院喜迎盧庫魯斯歸國,期待著蘇拉門下坐第一把交椅的盧庫魯斯能夠為鞏固元老院體製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由於擔心權力向龐培集中,有些人已經結成了被稱為“元老院派”的黨派。時年40歲的西塞羅和29歲的加圖,都是這個黨派的活躍分子。這個加圖與當初大西庇阿的政敵馬爾庫斯·波西烏斯·加圖同屬一個大家族,曆史上為了區分這兩個人,就把公元前2世紀的加圖稱為“老加圖”,把公元前1世紀的加圖稱為“小加圖”。老小加圖都是狂熱的共和政體主義者。

50歲的盧庫魯斯,開始時還打算積極參與“元老院派”的活動,但是,盧庫魯斯具有認清政治現狀的能力,大約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西塞羅和小加圖盡管有思想、會演說,但要把綱領轉化為行動,僅靠他們的力量是不夠的。不久,盧庫魯斯就離開了政界。

盧庫魯斯的妻子是小加圖的姐姐,過去盧庫魯斯因為妻子是朋友的姐姐一直勉強維持著婚姻,現在他無所顧忌,終於與小加圖的姐姐離了婚。從此以後,盧庫魯斯雖然還在元老院有席位,但幾乎不再參加政治活動。

對國政的關心和私人生活的愉悅,是一種反比例的關係。離開政壇後,盧庫魯斯的私生活開始多姿多彩。為了陳列從中東帶回來的藝術品,盧庫魯斯在各地修建自己的宅邸,在羅馬市內,在那不勒斯近郊的海邊,在意大利內陸地區綠樹包圍的山野,都有他精心建設的漂亮住宅。

和後來的帝政時代相比,共和時代羅馬人的住宅還是比較質樸的。帝政時代曾經當過皇帝老師的塞內加曾造訪過大西庇阿的別墅,對於這位既富且貴的大英雄居所的簡約程度表示吃驚。按塞內加的說法,能與帝政時代的豪宅相媲美的,隻有盧庫魯斯的住宅。由此可以想象得到盧庫魯斯宅邸的豪華與奢侈。他在海邊的別墅,還專門修建了引入海水養魚的水池。

離開了政治的盧庫魯斯,不再有政治婚姻的必要,他隨著季節的變換住在不同地方的私宅中。這個獨身的優雅貴族,把自己收集的藝術品和書籍對外人開放,讓大家都能享受到欣賞的愉悅。盧庫魯斯宅邸內的圖書館,成為熱衷文化的羅馬人和僑居羅馬的希臘人聚會的沙龍。

致使盧庫魯斯留名後世的是他身體力行的飲食文化。至今在西歐,人們還把豪華的美食宴席稱為“盧庫魯斯式”宴席。

嚴謹的普魯塔克曾對盧庫魯斯的奢侈生活有“暴發戶之常態”的惡評。其實對這類富豪的生活方式也沒有必要太過在意。盧庫魯斯在美食方麵的造詣,令今天的美食家們也難以望其項背。

盧庫魯斯在美食方麵的一些做法令人聯想到他是當過軍隊統帥的人。他按所需費用的高低把宴席進行分類,不同級別的宴席安排在不同的房間裏,各房間取不同的名字以便於區分。為了保持食材的新鮮和優質,他在自己的農莊裏養魚養雞,種植蔬菜和水果,還自製奶酪。美食對盧庫魯斯而言,絕不單純是一個“吃”字,餐廳如何布置,用餐時彈奏什麼音樂、朗誦那些詩文,交流怎樣的話題,邀請什麼類型的客人,這一切的巧妙搭配、和諧完美,才是盧庫魯斯所追求的美食境界。

有一次,盧庫魯斯一個人在家裏用餐,用人覺得就他一個人吃飯,於是安排了一些簡單的飯食。盧庫魯斯得不到美食的滿足感,很不高興,他喚來用人,斥責道:“你怎麼連這麼點事都弄不明白?今天是盧庫魯斯到盧庫魯斯家來赴宴!”

還有一次,西塞羅和龐培看到了在羅馬廣場散步的盧庫魯斯。共和時代的羅馬人有一個優點,不管在元老院中如何唾沫星子亂飛、大喊大叫地激烈辯論,也不管政治信仰如何針鋒相對,一旦到了私人聚會的場合,都會坦誠相見地交往應酬。西塞羅和龐培自然也不會裝著看不見而不理盧庫魯斯。

二人耳語道,盧庫魯斯常邀請客人到他家用餐,他款待客人的豪華宴席都是事先周到地準備好的,盧庫魯斯自己的日常飲食一定不會那麼複雜,肯定是非常簡樸的,咱們去看看如何。二人商量好以後,就走近盧庫魯斯,寒暄了一陣後說:“今晚去你家好不好?”西塞羅緊接著又說:“不要為我們作什麼特殊安排,把你的晚餐拿來我們一起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