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壯年前期Virilitas(前60-前49年1月,愷撒40-50歲)(57)(1 / 2)

因為麵對超越了憎惡、仇恨、複仇等心態的愷撒的,是一個內心憤怒未消的拉比埃努斯。如前所說,在《內戰記》中提到拉比埃努斯之處很少,況且愷撒本著一貫記錄事實的態度。但是為什麼我一定得插入這段話呢?因為不得不讓繼續頑固地反抗愷撒的拉比埃努斯登場了。再說,這麼一來,總會可有些收尾的感覺在字裏行間飄蕩。

《內戰記》與《高盧戰記》不同,全篇所流露的主旋律是愷撒對敵人的輕蔑。如果認為自己比對方優秀,就可超越憎惡、仇恨、複仇之心,也就是憎惡、仇恨、複仇之心會讓位給輕蔑。而愷撒唯一想輕蔑卻無法輕蔑的對象,就是拉比埃努斯。那麼,為什麼唯獨無法輕蔑拉比埃努斯呢?還有,拉比埃努斯如何看待愷撒呢?

據說,與愷撒同年的提圖斯·拉比埃努斯,出生於意大利半島、亞得裏亞海邊的安科那港鎮附近的小村珍古裏。在一般擁有個人名、家門名、家族名這三種名字的羅馬人中,馬略與薩圖紐斯都隻有個人名與家族名。而與前兩人相同的拉比埃努斯大概也是平民出身。但是,他所出生的地方,是大地主龐培家的私有土地。也許是這個原因,拉比埃努斯與龐培有好幾代直接的“client”關係。“client”關係在《羅馬人的故事1·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已經說明過了,之後也陸續出現過,因為這樣的關係在共和政治下的羅馬,實在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通過由“保護者”與“被保護者”之間的互助關係,或許更能正確反映“保護者”的後援會組織。

拉比埃努斯17歲那年,比他年長6歲的龐培加入了登陸布林迪西的蘇拉自費組編的3個軍團。這3個軍團共有1.8萬名士兵。在羅馬,17歲就是開始服兵役的年齡。雖然從史實中還無法確定,不過拉比埃努斯的初次上陣,很有可能是在龐培的指揮之下。因為年輕的龐培曾組編3個軍團,是由身為大地主的他手下的“client”所組成的,這在史實中出現過。

雖然拉比埃努斯之後的軍事經驗,並無證據顯示是累積於跟從龐培之時,但是至少在公元前63年,龐培所領導的軍隊稱霸東地中海一帶時,他並沒有參戰,這點是可以確定的。因為公元前63年的拉比埃努斯在首都羅馬擔任護民官。他與愷撒的關係明顯地出現於史實中,也是由這時開始的。

公元前63年,因喀提林事件而出現大騷亂的首都羅馬,發生了37歲的愷撒與拉比埃努斯以反元老院為目的所實施的行動。護民官拉比埃努斯成了原告,告發元老院議員拉比留斯。控訴的罪名是,37年前(公元前100年),拉比留斯殺害當年的護民官薩圖紐斯以及他那一派人。但是,重提37年前的舊事,並非是要判現已年邁的元老院議員拉比留斯有罪,而是要借此凸顯並且攻擊“元老院最終勸告”的非法性。察覺到愷撒真正意圖的西塞羅,不顧其為現任的執政官,站出來為被告辯護。因為替當時的被告辯護,等於是為元老院所主導的羅馬共和政體辯護。這個事件,如前所述如滑稽劇般收場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愷撒與拉比埃努斯之間出現了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