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心中清楚,自己已經到了無路可逃的狀態。龐培軍的士兵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愷撒搶先到達埃布羅河和此前的崇山峻嶺的時候,他們就已為絕望所困了。但是能夠至今仍不開戰,真是令人喜出望外。他們來尋訪愷撒手下的士兵,想打聽他們的司令是不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士兵們回答說,自己的老大是個一言九鼎的人。龐培的士兵表示,如果果真如此,他們就拜請愷撒士兵代為轉告愷撒,他們全體人員願意投降,條件是保住亞弗拉尼烏斯和佩托雷烏斯的命。如果能夠遵守這樣的約定,他們就正式派代表前來投降。士兵們迅速地向愷撒報告了。愷撒等的就是這一刻,於是他馬上對他們作出了承諾。
龐培軍的士兵們自不必說,連愷撒軍中的士兵們也歡呼不已。應龐培方的士兵們邀請,愷撒方的士兵們得以到敵營裏去進餐。相應的,龐培方的士兵也開始出現在愷撒的陣營中就餐,兩個陣營簡直就有親如一家的感覺了。連亞弗拉尼烏斯的兒子都成了其中一員,請求愷撒饒過自己父親一命。
在工地監督確保飲用水工程的亞弗拉尼烏斯聽說了這一消息,絕望地停止了工事,回到了營地。老實說,他對這種情形的發生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佩托雷烏斯並沒有放棄希望。和原執政官亞弗拉尼烏斯不同,佩托雷烏斯是龐培指揮下成長起來的武將,對龐培有極高的忠誠度。雖然和亞弗拉尼烏斯是一同回到營地的,但是佩托雷烏斯迅速將精兵強將們聚攏帳下,主張繼續以戰爭的方式與愷撒抗爭。在作戰會議席上,他要求全體出席者集體宣誓,並命令他們對愷撒軍隻要見之則格殺勿論。但是接到這一命令的士兵們不為所動,還是將營中俘獲的愷撒士兵們悄然釋放了。
盡管如此,司令堅決的態度依然在一些士兵們心中又燃起了戰鬥的火花。這些人原本就對投降後的命運頗有擔憂。而在愷撒方,愷撒一邊刺探著敵方陣營內的變化,一邊寬厚容忍地將軍中的敵方俘虜送還。對大隊長和百人隊隊長等將官俘虜,愷撒則根據他們本人意願,任其選擇是否留在愷撒麾下。回到自己的陣營的士兵們,像止不住的流血一樣逃走了。
投降
亞弗拉尼烏斯和佩托雷烏斯的營地目前來講安全度尚高,但是沒有糧食,水也隻剩一點,所以他們不得不舍棄這個陣地。於是,愷撒的追擊行動再度開始。然而雖說是追擊,愷撒也不想讓對方的士兵犧牲,隻是在對他們行軍不利的地點進行阻擊。如果在現在的情況下開戰,對愷撒來說是易如反掌的。但是他不願讓雙方士兵傷亡的初衷一直不變。在逃亡了很多人之後,對方的軍隊仍然有7萬人之多。而愷撒手中兵將僅有2.5萬人。這是以活生生的人拚命的真正的戰爭,並不是在棋盤上落子的輸贏遊戲。愷撒的追擊雖慢,但是一直持續著,從未中斷。而龐培軍中的士兵們,已經有少數犧牲了。
龐培的軍隊已經逐漸逐漸、一點點被逼入了絕境。他們已經連飲用水都快沒有了。即使這樣,愷撒仍在等待。在訴諸戰爭和等待處於無水可飲的艱苦狀態下的敵人投降之間,愷撒選擇了後者。
絕望中的敵人終於發起了挑戰。愷撒雖然也布下了相應的應戰隊形,但尚未把標誌著開戰的紅旗升起在陣前。這令亞弗拉尼烏斯這方也難以下定決心。到日落時,兩方軍隊又各自鳴金收兵了。
翌日淩晨,愷撒命日耳曼軍團迂回到敵人陣營的背部。這樣的戰術令敵方在三天無糧無水的狀態下,又陷入了腹背受困的境地。緊接著,亞弗拉尼烏斯委派議降使者前來拜見愷撒。他提出了希望會談不得公開化的要求。然而愷撒雖然接受投降,但主張要進行公開化的會談。於是兩軍的最高首腦在全體士兵麵前開始了談判。亞弗拉尼烏斯是公元前60年的羅馬執政官,愷撒是明年即將上任的羅馬執政官,這兩個有羅馬國家最高官職經驗的人的會談,首先是由亞弗拉尼烏斯開口陳述的。因為是公開的會談,所以他不僅是對愷撒,而是對著兩軍的全體士兵說了下麵的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