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奧古斯都統治前期(前29-前19年,34-44歲)(1)(1 / 2)

年輕的最高統治者

公元前31年9月,在希臘西岸發生的亞克興角海戰中,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的聯合軍敗北於屋大維軍團。逃往埃及的兩位戰敗者,在第二年,即公元前30年8月,一位伏劍自刎,一位毒蛇噬身自盡。

公元前29年,為歡迎屋大維勝利歸來,羅馬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儀式持續了三天,整個羅馬為之瘋狂。人們感謝天神保佑,擊敗了外敵埃及,而同樣身為羅馬人的安東尼的名字,此刻已無人再提及。

每一位羅馬人甚至孩子都明白,這次的凱旋儀式宣告了長年內戰的結束,戰爭期間始終敞開的供奉戰神雅努斯的神殿大門,終於關閉了。以維吉爾、賀拉斯等為首,對時代的潮流變遷格外敏感的詩人們,也為羅馬重返和平謳歌吟唱,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這時的屋大維即將迎來34歲的生日。

凱旋儀式結束後的同年9月,屋大維宣布,將在古羅馬廣場為養父“神君愷撒”建立一座神殿;同時,元老院會場也將依照愷撒生前的計劃,緊鄰愷撒廣場而建。(現在看到的會場遺址,因後人改建,位置稍有偏離。)此外,屋大維還決定,在帕拉蒂尼山上,建造一座阿波羅神殿。除了上述的計劃,以複仇之神馬爾斯神殿為中心的奧古斯都廣場當時已在建設中。

建造馬爾斯神殿,是因為在公元前42年,與布魯圖對決的腓立比會戰的前夜,屋大維曾發誓,如果打贏此仗,將建造一座神殿獻給馬爾斯神。而阿波羅神殿的建造,則是在屋大維與安東尼的亞克興角海戰時,他對阿波羅神許下的諾言。

雖然阿波羅神殿坐落在高級住宅區的帕拉蒂尼山上,一般平民鮮有光顧,它之所以沒有淪落成一處冷清孤高的聖地,是因為與詩神阿波羅形象非常吻合的國立圖書館恰好在神殿的邊上。圖書館內藏有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書籍,當時的羅馬共有兩座國立圖書館,另一所建在愷撒廣場。

羅馬人重視公共事業,對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更不會敷衍了事。順愷撒廣場(複原圖,左後方是位於帕拉蒂尼山的朱庇特神殿)尤裏烏斯元老院會場(複原圖)便提一下,英文的infra 原本是拉丁文,“之下”“之中”的意思。相對英文的structure,拉丁文有structura(構造)這個詞。由此可見,社會資本的概念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存在。

羅馬人深知社會資本或者說社會基礎的重要性,同樣也非常了解維護整修的重要。屋大維成為最高統治者之後,立刻展開了基礎建設的維修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程,是全麵改建了羅馬以北的兩條主幹道之一的弗拉米尼亞大道,他個人承擔了這項龐大工程的全部費用。

向諸神表達感激之情;以勝利之名行公共事業回饋於民,作為盛大凱旋儀式的享譽者,凱旋將軍有義務和責任執行上述這些傳統的羅馬公共事業。

不過,公元前29年,當時的屋大維不僅僅是一位凱旋將軍,而且正如公元前82年的蘇拉、公元前46年的愷撒一樣,他也是位獨一無二的絕對統治者。正如當年蘇拉手中握有敗北的馬略(Gaius Marius)派黨羽的黑名單,愷奧古斯都廣場(複原圖)撒在擊敗龐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後,獲取了龐培在羅馬的餘黨及其同情者的來往書信;同樣,屋大維也掌握著安東尼一方所有人的情報。不過,三個人處理的方式迥然不同。

蘇拉憑借手中的證據,對反對派進行了徹底的肅清,4700名羅馬上流人士遭到殺害,財產被沒收,其子孫後代不得擔任公職。

而愷撒卻隻字未讀便將這些書信付之一炬。無論是龐培的公開支持者,還是那些暗中的同情者,全體予以豁免,公職得以恢複。

作為眾所公認的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也承襲了他的寬容。即便是那些支持安東尼的死硬派,也都重返元老院,在議會中占有一席之地。據傳,所有的證物都被燒毀,但沒有人目睹此事。那些讓安東尼的餘黨們惶恐不安的秘密情報,34歲的最高統治者屋大維選擇了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