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之二,文章寫得相當糟糕。奧古斯都的業績寫成目錄式的條文狀,即便如此,我覺得至少也該潤色一下文字。除了充實內容,文章也需要寫得讓人讀得下去。談話亦是如此,說出來的話得讓人願意聆聽。無論是著文還是演說,奧古斯都無法使人樂見或喜聞。這和表述的內容無關,他就是缺乏引人入勝的感染力。除了能力上的欠缺,奧古斯都也並不打算明確地傳達自己的意圖。要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把共和體製拉向帝製當然不能觀點清晰。不管怎麼說,如果沒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以及希望人們予以理解的願望,是寫不出精彩文章的。
同時代的人們,特別是羅馬的有識之士們,喜歡比較“父”與“子”。這也是奧古斯都讓人同情的地方。他“父親”愷撒實在太有表達能力了,甚至連政治上的對手對此也是讚不絕口。愷撒對手之一的西塞羅在他有關演講的著作中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
從來沒有一個人像愷撒那樣演講、著書。他能夠用喜劇的方式來講述悲劇,用幽默的語言來解除人們消沉的情緒。人並不缺乏對重要事物的理解能力,但是要讓理解能力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則取決於是否能調動起讀者、聽眾情緒的敘述能力。
這是一門藝術,很顯然奧古斯都缺乏這門藝術(拉丁語Ars,意大利語Arte,英語Arts)。然而政治宣傳(propaganda)又是重建羅馬大業必不可缺的工作。奧古斯都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在這方麵很有造詣的人。負責這項工作就是現代“梅塞納活動”的鼻祖梅塞納斯。
梅塞納斯
如果說阿格裏帕是奧古斯都的右臂的話,那麼梅塞納斯就是奧古斯都的左膀。梅塞納斯和阿格裏帕一樣,也不是來自首都羅馬的上流社會。他出身於伊特魯裏亞,現在屬於托斯卡納地區的一個古老的家族,社會地位屬於元老院階級之下的騎士階級。梅塞納斯比奧古斯都年長一兩歲,加上阿格裏帕,三人是同一個年代的人。
和阿格裏帕不同,奧古斯都與梅塞納斯的相識並不是通過愷撒,據研究者考證,兩人第一次見麵是在腓立比戰役。那個時候,還叫做屋大維的奧古斯都的年紀21歲左右。雖然初次見麵是在戰場上,而且兩人都還很年輕,但那時的奧古斯都已經有了敏銳的眼光,而梅塞納斯也落落大方地接受奧古斯都對他的賞識。之後,奧古斯都將戰場交給阿格裏帕,而外交上的交涉則由梅塞納斯負責。
羅馬是一個法治國家。依照法律,所有的公職都必須各司其職。要想遊走於各派係之間,傳達、落實統治者的意誌,擔任著公職會有諸多不便。因此,梅塞納斯放棄了所有的公職和升遷的機會。這在現代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對古羅馬人而言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犧牲。對他們來說,經曆過各種公職才是一個男人最高的生活價值,名字可以刻在羅馬廣場的牆壁上、載入羅馬國家官方的《大祭司記錄》,所以才有“光榮的公職人員”這樣的稱號。梅塞納斯放棄了進入元老院成為統治階級的機會,決心站在奧古斯都的背後,默默地奉獻一生。梅塞納斯的這個決意可謂是可歌可泣。何況,當時的奧古斯都隻是愷撒的養子,他的未來,包括是否會成為愷撒的接班人,都是一個未知數。
從公元前42年的腓立比戰役擊敗布魯圖,到公元前32年亞克興角海戰殲滅安東尼,在這10年裏,梅塞納斯作為奧古斯都的左右手,表現得相當活躍,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了幫助能力尚不足以獨霸一方的奧古斯都,梅塞納斯首先改善了和安東尼的關係;其次,為了牽製住安東尼,又和龐培的兒子達成了私下的協議。在這10年裏,奧古斯都打倒了一個又一個對手,最終消滅了安東尼。奧古斯都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作為秘密外交員的梅塞納斯可謂是功不可沒。
公元前30年,奧古斯都憑借著實力繼承了愷撒的統治地位,成為了羅馬唯一的最高統治者。在他登上權力最高峰的這一路上,阿格裏帕和梅塞納斯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協助。
然而,公元前30年以後,阿格裏帕在奧古斯都的提拔下擔任了執政官,從此走上成為國家精英之路,而梅塞納斯既沒有得到任何的官職,也沒有被派遣到國外去擔任公使,這主要的原因是時代改變了。羅馬在內亂結束後,無論是與同盟國以及行省,還是類似帕提亞的假想敵國,外交活動都改為在台麵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