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皇帝卡利古拉(37年3月18日-41年1月24日在位)(15)(1 / 2)

萊茵河前線為迎接卡利古拉舉行了軍事演習,隨後又在羅馬舉行了凱旋儀式,所以當這麼大的消息傳到東方的猶太地區時,似乎變成了卡利古拉征服了日耳曼民族的信息。為此歡欣鼓舞的希臘人準備搭建供奉卡利古拉的祭壇,並在此舉行牲禮祭祀。

希臘人的行為深深刺激了猶太人。憤怒的猶太人如潮水般湧來,把大理石祭壇砸得粉碎。這件事當然上報給了返回羅馬的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原本就對猶太教徒沒有任何好感,接到報告後果然大發雷霆,他武斷地決定必須用武力解決。對於卡利古拉的決定要是發生在今天,肯定非常轟動,一定是電視裏的頭條新聞,以及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卡利古拉給負責治理猶太的敘利亞總督佩特羅尼烏斯去信,命令佩特羅尼烏斯打造一個以卡利古拉為模特兒的最高神祇朱庇特神像,並將這尊雕像安放在耶路撒冷大神殿之中。

作為先皇提比略起用的一位行政官,佩特羅尼烏斯看到卡利古拉的命令時大驚失色。更糟的是,卡利古拉的這個命令不隻是給佩特羅尼烏斯的密令,他甚至昭告天下,所以,很快在猶太人中傳了開來。

猶太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而且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這股洪流之中,他們把行政官的宅邸圍得水泄不通,要求佩特羅尼烏斯想方設法避免褻瀆神明的行為發生。對於這個消息,亞曆山大和安條克等地的海外猶太人也是憂心忡忡,畢竟,耶路撒冷大神殿是猶太人崇高無比、不容褻瀆的“聖地”。如果放任不管,一定會引起整個猶太人聚居區的揭竿而起。

總督佩特羅尼烏斯略施小計,他密令製作神像的泰勒斯工場盡量拖延工期。麵對猶太人的要求,他一言不發,隻是默默點頭作為回答,沒有留下任何把柄。於是,遊行示威和抗議活動都暫時平息了。

羅馬這邊,卡利古拉滿心期待自己的命令盡快執行。然而他望穿秋水,都沒有接到報告說,已經在禁止偶像崇拜的猶太教大神殿豎起了他的神像,甚至連神像製作好的消息也沒有影子。於是,卡利古拉再次致信總督佩特羅尼烏斯:

看來你罔顧我的命令,接受了猶太人的示好。換言之,你寧願博取他們的好感,也不願履行你的職責。你這是不從皇命。那麼,不論現在還是將來,身為皇帝的我有必要讓你們清楚不從皇命的後果。所以我認為,你自我了斷最為妥當。

一言以蔽之,卡利古拉命令佩特羅尼烏斯自裁謝罪。這中間有個操作問題,按當時的條件,從羅馬到安條克需要一個月。所以,當卡利古拉的命令還在地中海向東傳達時,下令的卡利古拉已經駕鶴西歸了。

總督佩特羅尼烏斯僥幸撿回了一條性命,羅馬皇帝和猶太人之間的全麵對決也因此煙消雲散。然而,卡利古拉導致的羅馬帝國統治上的“裂痕”,不僅僅是猶太問題。

圍繞亞美尼亞王國是親羅馬還是偏向帕提亞,羅馬和帕提亞的關係開始麵臨危機。所以,敘利亞總督佩特羅尼烏斯不得不在與帕提亞交界的幼發拉底河畔駐紮了2個軍團。

北非西部的毛裏塔尼亞王國,70多年來一直是羅馬可信賴的盟國,這個國家也因為卡利古拉的輕率行為與羅馬產生嫌隙。

毛裏塔尼亞王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大致是今天的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西部地區。在奧古斯都時代,即使毛裏塔尼亞王國沒有皇位繼承人,羅馬帝國也與其保持著同盟關係,並沒有將它納為行省。他安排敗給愷撒的努米底亞末代帝王尤巴的兒子,與馬克·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的女兒結婚,並讓他們統治毛裏塔尼亞。到卡利古拉時代,毛裏塔尼亞的國王是這兩個人的後代,他的外祖父是馬克·安東尼,也即卡利古拉的曾祖父。卡利古拉繼承皇位之後,無法忍受有著血緣關係的特洛梅斯擔任友好國家兼盟國的統治者,實際上就是藩屬國的國王。卡利古拉把特洛梅斯召到羅馬之後立即處死,並宣布要把毛裏塔尼亞變成羅馬行省。為了反抗這一舉動,毛裏塔尼亞人掀起了反羅馬運動。通常而言,治理帝國難免會發生一些問題,可是就連羅馬人曆來很放心的毛裏塔尼亞也問題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