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阿格裏皮娜將自己升到“奧古斯塔”(Augusta)的地位。而“奧古斯都”(Augustus)是先皇的稱謂,正如“愷撒”(Caesar)也是皇帝的稱謂一樣。它被先皇奧古斯都冠在自己的名字後麵。“奧古斯塔”在拉丁語中是“奧古斯都”的女性稱謂形式。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在他的遺囑中把“奧古斯塔”這個稱號賜給了皇後莉薇婭。可是小阿格裏皮娜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這個稱號。
接下來,小阿格裏皮娜用自己的名字給城市命名,這不僅是羅馬史上,甚至在世界古代史上都是前無古人的瘋狂做法。
由於古代文明的核心是城市文明,所以建設作為國家執政的“核心”城市就是攝政者們的首要任務。埃及的亞曆山大城是指亞曆山大大帝之都,而以亞曆山大大帝等皇帝名字命名的城市,還不僅僅隻有埃及的亞曆山大城一處。此外,還興建有愷撒利亞,是為了紀念尤裏烏斯·愷撒,或是為了獻給他的養子奧古斯都。提比略也有提比略城,克勞狄烏斯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羅馬帝國統治的“核心”,就是靠退伍軍人移民到行省興建殖民城市,借以形成國家統治中心,這也是羅馬自古以來的行省治理政策。在以羅馬皇帝名字命名的城市,幾乎全是由皇帝派遣退伍軍人建設的殖民城市,這也就是為何鮮見以女性之名命名城市的緣由。
公元15年,日耳曼尼庫斯時任8個軍團的總司令,正在進行日耳曼戰役,所以小阿格裏皮娜出生在了今天的德國科隆市。由於這一地區是日耳曼民族實力強勁的烏比人的大本營,這一部族曾經在高盧戰役中擁護愷撒。由於是友好部族的地盤,所以日耳曼尼庫斯才放心把家眷安頓在此地。奧古斯都的左右手,小阿格裏皮娜的外祖父阿格裏帕,是將科隆作為羅馬軍隊冬營地的第一位將軍。
盡管這個地方與外祖父和父親有極深的淵源,然而小阿格裏皮娜卻不能簡單地以上述理由,外加出生地為借口,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羅馬帝國在退伍軍人移居到當地,並建設好殖民城市之後,才能冠上下令者的名字,這也一直是羅馬帝國城市命名的傳統。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小阿格裏皮娜下令讓退役的軍人移居到科隆,並把這裏升級成殖民城市,所以科隆在古代的名字是“科隆尼亞·阿格裏皮娜”(Colonia Agrippinensis),意思即為小阿格裏皮娜的科隆。其實,“科隆”(Colonia)不過是拉丁文中意為“殖民城市”的德語的發音罷了。擁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這在羅馬帝國實行元首製以後是隻有皇帝才能享有的榮耀,然而,小阿格裏皮娜也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到了這份榮耀。
這種令人惡心的手段本應該引起社會嘩然的,然而,元老院和公民居然出乎意料地接受了這一事實。大家作出如此反應的原因之一是,“小阿格裏皮娜”這個詞本身就有與阿格裏帕相同的含義,大家都覺得這不是“小阿格裏皮娜的殖民城市”,而是為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阿格裏帕的殖民城市”。原因之二是,萊茵河是羅馬帝國軍事策略中的防線,而萊茵河沿岸最具戰略價值的是科隆,把這個城市升為以擁有羅馬公民權居民為核心的“殖民城市”,作為前線基地,與羅馬帝國的利益並不相悖。此外,對於科隆的殖民城市化,當地的烏比人也舉雙手讚成。雖然烏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個分支,然而由於長期和羅馬保持友好關係,許多人與羅馬士兵通婚,其實大家也都承認科隆實際上已經被羅馬化了。如果科隆成為羅馬的殖民城市,就代表著烏比人和羅馬人的關係在將來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小阿格裏皮娜的手段可謂巧妙,她不僅滿足了自己的野心,還讓自己的要求與國家利益融為了一體。然而,她也有女人特有的任性妄為的性格,她容不得任何女人勝過她,不管是在哪一方麵。她容不下和自己競爭皇後寶座的兩個女人,特別是被稱之為羅馬第一美人的羅利婭·包麗娜。
提比略曾經下令禁止意大利國內的占卜師靠替人算命賺錢。所以小阿格裏皮娜就捏造了一個罪名,說包麗娜曾請占卜師替她卜了一卦,看看自己有多大勝算能跟皇帝克勞狄烏斯結婚。訴狀交到克勞狄烏斯麵前時,他照例毫無主見地就在上麵簽了字。然後小阿格裏皮娜就把皇帝簽了字的訴狀交到了元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