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在履行皇帝職責的同時也經常在這種場合露麵,使得他在平民當中的口碑節節攀升。提比略雖然也充分履行了皇帝的職責,本人卻隱居在卡普裏島,而且也不喜歡出席觀看角鬥士比賽,這成為了平民們對他評價不高的原因。作為皇帝是否稱職尚且是個疑問的卡利古拉和尼祿卻意外地備受平民愛戴,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他們二人的“全勤”。
後世將這種做法稱為“麵包與馬戲”(代表食物與娛樂),認為是羅馬帝國的最大弊端。然而,“麵包”的製度可以為貧困者保障食物來源而不至於讓他們餓死,“馬戲”對於羅馬帝國的民眾來說也有著娛樂之外的意義。為了證實這一點,下麵介紹一段韋斯帕薌親身經曆的軼事。
猶太公主
韋斯帕薌的長子提圖斯秉承父命參加猶太戰爭期間,瘋狂地愛上了猶太的公主貝蕾妮絲。貝蕾妮絲是在克勞狄烏斯皇帝時代重登王位的阿格裏帕一世的女兒,相當於協助羅馬一方參與猶太戰爭的阿格裏帕二世的姐姐。她比提圖斯大12歲,曾經與兩名東方國家的君主有過婚姻經曆。父親阿格裏帕一世才氣超群,青年時期在羅馬接受教育時甚至被提比略皇帝視為心腹大患。大概是比起兒子來,他的才能更多地遺傳給了女兒的緣故,弟弟因性格忠厚而被羅馬方麵視為理想盟友,姐姐貝蕾妮絲卻不同,她性格耿直,有強烈的自尊心,如果發現羅馬人的長官企圖迫害猶太人的話,她會毫不猶豫地提出嚴正抗議。她不僅天資聰穎,還受過廣泛而深入的教育。此外,雖然她的肖像沒有流傳下來,但根據史學家們的描述,她還是一個身材苗條、舉止優雅的美女。
而提圖斯在外表和內心方麵都與父親韋斯帕薌頗為相似,不過可能是因為年輕,他身上沒有父親的那種圓滑。約瑟夫斯·弗拉維烏斯在《猶太戰記》中描述的提圖斯是一個身為總司令官卻在打仗時與普通士兵無異的人,所以隻能說他是一個勇將,而並非智將。他是一個淳樸且有良心的青年,但是頭腦不夠冷靜。也許正因如此,他才迷上了這位美麗、知性、比自己年長的東方女子。
貝蕾妮絲對於提圖斯表達的愛意似乎也給予了充分的回應。阿格裏帕二世協同姐姐一起到羅馬向韋斯帕薌進行親善訪問時,這位皇子和猶太公主得以再次相會。提圖斯讓自己的情人住進了皇宮,他當初愛上貝蕾妮絲的時候已經和育有一女的妻子離了婚,所以是個自由的單身漢。羅馬人不覺得和猶太女人同居是什麼醜事,當時皇帝一家住在帕拉蒂尼山上的皇宮中,同住的還有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斯·弗拉維烏斯,猶太戰爭後被提拔為首都警察長官的原埃及長官、猶太人提比略·尤裏烏斯·亞曆山大也經常出入於此。對於這些事,羅馬人甚至都不會提起。
如果提圖斯仿效愷撒對克婁巴特拉那樣,與這個出身高貴的猶太女人一直保持情人關係的話,本來不會有什麼問題。或者如果提圖斯不是皇位繼承人,隻是一名普通行政官的話,就算與這個猶太女人正式結婚,羅馬人也不會橫加阻攔。貝蕾妮絲的姐姐就嫁給了一名從羅馬派來的猶太長官。但是,淳樸的提圖斯不願意讓自己愛的人一直沒有名分,而他偏偏又是現任皇帝的繼承人。
對於提出正式結婚請求的兒子,不知韋斯帕薌是如何回答的,不過民眾卻對提圖斯此給出了答複。當天,韋斯帕薌和提圖斯坐在競技場的貴賓席上,想必猶太公主貝蕾妮絲也列席了。擠滿觀眾席的群眾向他們發出了強烈的抗議聲。
羅馬的民眾不是因為提圖斯期望的結婚對象是猶太人而提出抗議,對於他們來說,一提到東方國家的公主,首先想到的就是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盡管已經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他們沒有忘記馬克·安東尼就是因為對希臘裔的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鬼迷心竅才把弓箭對準祖國羅馬的。不管是希臘裔還是猶太裔,在他們看來沒有任何區別。單是東方國家王室的女人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擔心再次回到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的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