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年,又是新的一年。這一年,當選執政官的埃裏烏斯·愷撒被派往前線。因為哈德良指示他應該積累指揮軍團的經驗。他去的前線不是科隆、美因茨這樣已經城市化了的地方,也不是安條克這樣能保證舒適生活的城市,而是潘諾尼亞行省的布達佩斯。布達佩斯雖然有完善的基地,但是,它是位於多瑙河畔的最前線基地。在羅馬軍團基地中,這是地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基地之一。
基地生活給埃裏烏斯的健康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他以在羅馬過冬為由,在經過不到一年時間後,回到了意大利本土。此時,本來就羸弱的他,身體變得更加弱不禁風。在第二年即公元138年1月1日舉行的元老院會議上,按慣例,他應該向皇帝發表感恩演講,感謝他指定自己為繼承人。然而,就在這天的前一個晚上,他突然大口吐血,再也沒有能夠醒過來。
哈德良以新年伊始的1月1日不宜服喪為由,禁止為他舉辦國葬儀式,而且,他此時已經很常見的火爆脾氣大發,說:“我竟然會倚靠這座即將傾倒的牆。”他對自己非常生氣,甚至說出了特別沒有教養的話,他說:“白白浪費了3億塞斯特斯。”但是,埃裏烏斯作為皇位繼承人得到“愷撒”的稱號雖然隻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哈德良還是下令用符合這一稱號的規格為他下葬,讓他進入了就在不久前剛剛動工建設的新皇帝陵園中。因為奧古斯都建設的皇帝園陵已經滿了,這才有了新的皇帝陵園建設。這個陵園(Mausoleum)到了文藝複興時期被改造成法王廳的城堡,叫“聖天使堡”,現在依然矗立在台伯河的西岸。
埃裏烏斯·愷撒去世後,哈德良必須盡早決定新的繼承人。好像在十幾年前,哈德良就已經注意到一個少年。他就是馬可·奧勒留,哈德良之後的第二代皇帝。當時他的名字叫馬可·阿尼厄斯·維勒斯。他是出生於西班牙的、深得哈德良信任的、兩度擔任過執政官的馬可·阿尼厄斯的孫子。馬可·奧勒留出生在羅馬,父親早亡,從小由祖父撫養。在羅馬長大的這位少年剛滿6歲就進入了騎士階級,8歲被選為祭司之一。當然,他之所以小小年紀能像這樣平步青雲,一定是借助了皇帝的力量。當上皇帝以後,他用希臘語寫過一部《沉思錄》。從小他就是個勤勉好學之人,尤其醉心於希臘哲學流派之一的斯多葛派。皇帝哈德良揶揄這位少年探求真理的想法,甚至在他姓氏前加了“熱愛真理”,給他取了個綽號叫“熱愛真理的阿尼厄斯”。但此時,這位“熱愛真理的阿尼厄斯”隻有16歲。40歲登基的哈德良無法接受太年輕的皇帝。
公元138年1月24日是哈德良62歲的生日。這一天,早已不再邀請朋友熟人為自己舉辦生日慶宴的哈德良,邀請了一個人。接受邀請前往蒂沃利別墅的就是安敦尼。安敦尼的父親出生於納爾榜南西斯行省,現在的法國南部。他本人則出生於羅馬近郊的拉努維奧,這年他52歲。當然他在元老院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還是“內閣”的常任成員。也就是說,哈德良在巡回視察帝國期間,安敦尼是長期留守羅馬的、值得信賴的人之一。他有一個女兒,兒子已經去世。
哈德良向安敦尼表示有意收他為養子,但是有一個條件,安敦尼必須把快滿17歲的熱愛哲學的阿尼厄斯和已經去世的埃裏烏斯·愷撒快滿8歲的兒子路奇烏斯收為養子。對此,安敦尼隻回答了一句“讓我考慮一下”,之後向皇帝表示了生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