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製這一派的領袖,而愷撒則想要實行對於羅馬人來說耳目一新的帝製。雖然這些人政治觀點不同,卻都需要羅馬公民的支持,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無論是元老院的蘇拉、龐培,還是愷撒,都熱心於公共事業。盡管他們都宣稱,身居高位就應該回報公共事業,這是羅馬的傳統,但是在獲取民眾支持這一點上,公共事業也是一項選舉活動。蘇拉修建了古羅馬國家檔案館,龐培在馬爾斯廣場上修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劇場和與其配套的列柱回廊,贈送給市民。愷撒更是修建了不止一處。首先,在古羅馬廣場上修建了尤裏烏斯會堂。然後,又修建了公共廣場,擴大了古羅馬廣場。在馬爾斯廣場上,還修建了一條稱為“尤裏烏斯選舉會場”的列柱回廊,在選舉時用於投票,沒有選舉時則供市民散步。此外,他還下令開工建造了馬薩魯斯劇場。
我們不能說這些當權者隻關注建築物,而不關心道路和水道。愷撒啟動了阿皮亞大道的修複工程,盡管他沒有對全線進行維修。因此,如果這個時期的羅馬缺水,肯定這些當權者會考慮修建水道。這是因為,雖然政治、經濟場所和娛樂設施對城市生活都很重要,但如果缺水,首先會影響平民的生活。在共和製時期的羅馬,平民也是擁有一票選舉權的人。
然而,在堪稱基礎設施活躍期的這段時期,唯獨新的水道工程一項也沒有。究其原因,是因為阿皮亞、阿尼奧、馬西亞、特普拉這四條水道輸送到羅馬的水滿足了羅馬人的需要,還是因為即使不能說足夠,至少缺水問題不嚴重,水基本夠用了呢?或者羅馬曆史學家們一致稱為“內亂”的這個時期,無法進行像道路、水道這樣為未來考慮的大規模土木工程呢?
我認為這些都是原因。將自己的著作《建築十書》呈獻給當時的皇帝奧古斯都的維特魯威在書中也曾經寫過,皇帝的義務已經不僅僅是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也不僅僅是建設羅馬帝國,還在於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正因如此,在奧古斯都的養父愷撒手下的軍團擔任軍事工程師的維特魯威才決定,通過寫這本書研究包括民用建築在內的建築情況。
作為古羅馬帝國開國皇帝的奧古斯都,同時也是“羅馬統治下的和平”路線的創始人。要想真正著手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和平,而且基礎設施是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維護永久和平的最佳手段。事實上,在實行帝製的同時,羅馬人的基礎設施工程便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僅進入首都羅馬的水道,就有三條是在奧古斯都時期建造的,盡管他的統治時間長達40年。
按照意大利思想家馬基雅弗利的觀點,好領導分為兩種:其一,自己有無所不能的能力,因此事必躬親的人。其二,自知自己沒有無所不能的能力,因此把自己不能做的事委托給別人的人。
尤裏烏斯·愷撒屬於前者,而奧古斯都屬於後者。但是愷撒將這位奧古斯都收為養子,並將其定為繼承人的時候,似乎已經看到了這個當時隻有17歲的年輕人的性格。他富有政治才能,而缺少軍事才能。因此,愷撒為了彌補他的這個缺點,提拔了一位與其養子同齡的、身份卑微的軍團兵作為他的左右手。這就是馬爾庫斯·阿格裏帕。
愷撒的眼光不久便得到了證明。在愷撒被暗殺後長達14年的內亂中,奧古斯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首先便是由於其與年齡不相稱的、巧妙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但是靠政治、外交不能解決而隻能訴諸武力的時候,阿格裏帕的存在便顯得尤其重要。
如果沒有阿格裏帕發揮了左右手的作用,那麼奧古斯都也許就不會在與布魯圖之間發生的腓立比之戰、與安東尼之間發生的亞克興海戰中取得勝利。因與被後世稱為“埃及豔後”的克婁巴特拉的愛情而聞名的馬克·安東尼,雖然缺乏政治才能,但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正因如此,愷撒在法薩盧斯戰役這場羅馬內戰的決定性戰役中,將左翼的指揮權交給了安東尼。雖然,天生的政治家奧古斯都缺乏軍事才能,但他手下卻有阿格裏帕這樣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