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公元235—260年(3)(1 / 2)

“色雷斯的馬克西米努斯”深知自己既沒有功績也沒有正統性,很難將繼承皇位這件事正當化。他僅有的功績,隻是在新兵訓練上小有成效,卻沒有抵禦外敵的顯赫戰功。

於是馬克西米努斯決定在回到首都之前先給自己積累一些戰功。對他來說,這稱不上是犧牲。元老院的議員們比日耳曼的蠻族難對付得多。不管前方的戰況多麼慘烈,隻要有支持他的士兵們在身邊,他就對自己充滿信心。

從皇帝亞曆山大被殺之後的公元235年開始,羅馬帝國在背水一戰的皇帝帶領下,與日耳曼民族之間展開了全麵的戰爭。馬克西米努斯率軍越過萊茵河前進了50公裏,直達現在的威斯特法倫,與迎擊的日耳曼人發生了激烈的交戰。隨後他又趕走了入侵高盧的蠻族,還一路乘勝追擊,徹底摧毀了蠻族的大本營,使其不得不從高盧境內徹底撤軍。羅馬軍隊在所有的戰線上都大獲全勝,馬克西米努斯立刻趁此機會向元老院提交了一份報告書:

諸位元老院議員,我很想向你們傳達我們羅馬士兵們英勇戰鬥的功績,但是不知該如何說起。我們越過防線,深入敵境四五十羅馬裏(相當於60—75公裏),摧毀了沿途所有的日耳曼人村落,掠奪了他們的家畜,殺掉了他們的士兵,俘虜了他們的女人和小孩。最後阻擋我們前進腳步的並非日耳曼人,而是一大片沼澤。如果能夠越過這片沼澤地,那麼我們的士兵甚至可以攻陷日耳曼人著名的黑森林。

在這種積極的進攻戰術之下,羅馬軍隊從萊茵河畔一直到日耳曼長城都一路高歌猛進,沒有打過一場敗仗。春風得意的皇帝再次向元老院發出書信:

諸位元老院議員,從我繼位至今雖然隻有短短數月,但是我敢說目前為止的戰績不輸於之前的任何一位帝王。而且,我還在連續不斷地取得勝利。通過這些勝利,我繳獲了無數的戰利品,絕對能夠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被我們的士兵所俘虜的日耳曼戰俘數量,如果全都帶回去的話,想必就算是首都羅馬也裝不下。

在發出了這些戰報之後,皇帝向元老院提出在首都中心的回廊上設立一幅描繪羅馬軍隊勝利場麵的版畫。

聽說羅馬軍隊取得了久違的輝煌戰果,元老院中立刻響起一片歡呼聲。但是那些元老院議員們在聆聽皇帝報告的時候都是一副苦澀的表情。被他們蔑稱為“半蠻族”的家夥竟然取得了如此出人意料的戰果,他們當然高興不起來。但是更加令他們難以容忍的是馬克西米努斯在報告中暴露出來的低劣的文學素養。身為傳統貴族階級的他們,完全無法接受自己被這樣一個男人統治。

簡潔是優點,坦率也不壞,但是既簡潔又坦率就會拉低一個人的品位。同樣一件事或一句話,有品位的人做出來或說出來就會顯得特別有分量,使人更加容易接受。也許馬克西米努斯也對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所以他不喜歡自己的身邊出現有教養的人。皇帝身邊一般都有秘書官和負責記錄皇帝口述的書記員,但是馬克西米努斯將皇帝亞曆山大時期擅長這些工作的官員們全都趕了出去。也許他覺得身邊的人隻要能夠將自己所說的內容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就足夠了。但是他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他和出口成章的尤裏烏斯·愷撒相比還差得很遠。

元老院議員們連續聽了三年皇帝發來的戰報,也就是說,這個“色雷斯人”連續打了三年的勝仗。在繼位第三年的公元238年,皇帝馬克西米努斯將前線大本營遷移到希爾米烏姆。通過積極進攻的戰術重新恢複了萊茵河防線與日耳曼長城的防禦功能之後,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多瑙河中遊。同時代的曆史學家艾羅迪亞魯斯這樣寫道:

如果上天能夠多賜給他一些時間的話,那麼萊茵河、日耳曼長城以及多瑙河等羅馬帝國北方的生命線大概就會平穩下來吧。

羅馬人所說的平穩,指的是自己所在的國家羅馬處於和平狀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做“paci·catio”。但是羅馬人想要享受和平,在公元前1世紀的時候需要通過武力征服高盧人,公元2世紀開始需要用武力征服日耳曼人。也就是說,所謂的“羅馬統治下的和平”,實際上隻是對羅馬人來說的和平。不過即便如此,這個“和平”(Pax)的受益者仍然遍及居住在歐洲、中近東以及北非等地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