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最後的羅馬人(24)(1 / 2)

公元409年夏天,阿拉裏克第二次圍攻羅馬。與第一次不同,這次他改變了封鎖的方式。阿拉裏克沒有像去年那樣去封鎖12座城門,而是改變方針,占領了羅馬的外港奧斯提亞。沿卡薩亞大道南下而來的西哥特人沒有圍攻羅馬,而是繞城一圈後,直撲奧斯提亞。

這樣的戰法就不是封鎖了。羅馬居民也許以為從北邊和東邊都能得到糧食補給。但那隻是生鮮食品,對主食小麥一直依賴進口的羅馬卻不是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元首製時代的皇帝們長年致力於完善奧斯提亞港的原因所在。他們非常重視來自羅馬世界的兩大小麥產地——埃及和北非的小麥船隊能夠安全進港,高效卸貨。雖然從君士坦丁大帝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一百年前開始,埃及產小麥就轉而運往君士坦丁堡,但羅馬至今仍是北非產小麥的主要出口地。北非運來的小麥在奧斯提亞卸貨,阿拉裏克把奧斯提亞握在了手中。他即使不在每個城門布兵,也能卡住首都羅馬的脖子。

滿載糧食的船隻不斷駛入港口。阿拉裏克把港口捏在手裏,兵員增加到10萬人,也不用擔心食物。阿拉裏克盤踞了下來,他甚至沒有沿連接奧斯提亞和羅馬之間的兩條大道派兵威脅首都居民,而是做出了更加嘲弄羅馬的行為。

管理奧斯提亞港的長官由一個名為阿塔盧斯的人擔任。阿拉裏克任命阿塔盧斯為西羅馬帝國的皇帝。阿塔盧斯被拉到士兵麵前,蠻族士兵以劍擊盾,以這種羅馬的方式表示讚同他即位。然後,阿拉裏克為阿塔盧斯配備了西哥特兵衛隊,把他送進了羅馬。阿拉裏克甚至還讓他給元老院帶去了推薦信,稱希望元老院與這位皇帝合作,統治首都羅馬。

阿塔盧斯隨著哥特兵衛隊穿過古羅馬廣場,走進矗立在廣場一角的元老院會議廳,議員們起立迎接他的到來。這真是一出拙劣的鬧劇。民眾沒有讓他身陷咒罵聲之中,而是用不可名狀的表情看著這一切。

拙劣的鬧劇不會有結果。阿拉裏克試圖通過阿塔盧斯間接統治羅馬的企圖徹底落空。這位西哥特人的頭目十分惱火,他把阿塔盧斯抓來,附上一份書狀,說他篡奪皇位,請隨意處置。然後把他送往拉文納的霍諾裏烏斯那裏。可憐的奧斯提亞長官從此不知所蹤。公元409年在鬧劇中結束了,阿拉裏克和手下10萬之眾一直盤踞在離羅馬隻有20公裏的奧斯提亞。

轉眼到了公元410年上半年,應當有相當多的人從羅馬逃逸。朝北的大道自不用說,就連朝南的阿皮亞大道和拉蒂納大道也都暢通無阻,不會遇上敵人。即使不屬於富裕階層,沒有大片農莊圍繞的別墅,羅馬人自古以來有著第二居所的置業習慣,這第二居所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自給自足。可以想象,這些羅馬人每月兩次離開都市去享受田園生活,對離開羅馬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抵觸感。

但是也有很多人與第二居所無緣。此外,還有很多人雖然有地方可去,卻根本不會想到羅馬會被占領。奧勒良城牆建於公元275年,從那時計算,135年間羅馬從未遭到敵人的踐踏。大概很多人會想,過去沒有的事,今後也不會發生。雖然從奧斯提亞運不進糧食,但食物並沒有斷絕。敵人已經近逼眼前,但還是有很多人留在了首都羅馬。這些人不是無處可去,就是仍在做夢。

“羅馬浩劫”

首都羅馬落入敵手已經是時隔八百年的事了。我真以為敵人圍城激戰後方能入城,敵人占領全市也是壯烈巷戰以後的事。可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公元401年8月24日清晨,阿拉裏克率領的西哥特先頭部隊通過自羅馬向北的薩拉裏亞大道上的城門潛入了羅馬。這很可能是市內有內應的結果。很快,薩拉裏亞門左右6座城門都被打開。蠻族潛入了這座永恒之都的北部和東部,而居住在市中心的人們並未發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