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笑傲縱橫無有罪 第三十八章 梅莊(1 / 2)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作為古代江南水鄉的代表城市,自然是不負十裏繁華。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無數的文人墨客在瀏覽了杭州美景之後,留下了無數的篇章,實是杭州西湖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心境有感,詩意勃發。

在西湖之畔,但見碧波如鏡,垂柳拂水,景物之美,幾如神仙境地。

將向問天誑到此處並非難事,兩人在聊一些江湖秘聞的時候,林東來故意談起“江南四友”,並隱晦的提及梅莊多年來一直隱秘,似乎囚禁這什麼人,隻是不知是誰,但以向問天對江南四友的了解,能讓他們作為牢頭看守的,必定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人物。

再結合江南四友離開日月神教的時間,向問天心中已經感悟到了一些,為此,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向問天反而比林東來還要著急,或者說向問天最終肯定了任我行一定在梅莊,為此,急忙遣人搜集了寶物,然後就一起前往梅莊。

距離林東來遇到向問天,已經過去了十日,這一路上,在林東來不斷的暗中提點之下,向問天借助任我行舊部所潛伏的情報係統,才能讓二人在短短的時間內,找到梅莊。

林東來與向問天兩人,穿過一條小徑,隻見此處遍地都是梅樹,老樹橫斜,枝葉茂密,此時,正值初春,正是梅花競開,暗香浮動之期,漫步其中,當真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便是連林東來心頭都不禁泛起一絲閑適之意。

穿過大片梅林,一條青石板路悄然出現在前方,沿路而行,不一會兒,二人便來到了一座朱門白牆的大莊院之外,由遠而近,隻見大門之外一塊石碑之上,上刻“梅莊”兩個大字,而在一旁署著“虞允文題”四個小字。

麵對這塊石碑,林東來與向問天二人,卻是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向問天是心頭泛喜,“終於是到地方了。”

而一路上神色淡漠的林東來,卻是停下了腳步,然後對著石碑深深的鞠了一躬。

向問天見到林東來這般鄭重的行禮,頓時一愣,雖然與林東來相遇不過十日,其中真正交流的時間也不足三天,但是向問天自問對於林東來的性格,亦是有了七八分把握,知曉林東來乃是一個傲骨內斂之人,像現在這般鄭重其事的鞠躬,絕對能引起向問天的重視,令向問天心底不禁想到:“難道這梅莊之內,還有絕世高手不成?”

但是向問天回顧了梅莊所有情報之後,一無所得,為此,向問天帶著疑惑,向林東來問道:“林兄弟,為何行此大禮?莫非這梅莊之內,還有絕世高手不成?就算‘江南四友’在此,也不配林兄弟你行此大禮啊。”

林東來對於向問天的問話,本事不願回答的,但是最終還是喟歎一聲,帶著追思說道:“我敬的豈是‘江南四友’,這四個玩物喪誌的家夥,豈能受的其我之大禮,我敬的是南宋先賢虞允文。”

紹興三十年,虞允文出使金國,出使期間見金國大舉運糧造船,回南宋之後,虞允文當即請加強防禦。

次年,虞允文被任命為參謀軍事,可惜的是,當時南宋皇帝昏庸無能,明明大戰在即,卻聽信讒言臨陣換帥,結果三軍無主,群龍無首,大軍已有糜爛之勢。

當時,金國正準備渡江,這時是虞允文毅然督戰,以弱勝強,大破金軍。

以一萬八千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於采石,明明兵力懸殊,但是偏偏在虞允文的指揮之下,宋軍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這一戰,至少幫南宋延續了二十年國祚。

林東來之所以鞠這一躬,不為其他,隻是對前人,為國為民的大義而敬佩。

不過這個中的詳情,林東來也不必和向問多說,或者說,林東來覺得向問天不配知道。

為此,林東來起身,淡淡的說道:“隻是仰慕先賢大義罷了。向兄,梅莊已經到了,你我現在乃是嵩山派,童化金。華山派,風林晚。一會可別露底了。”

“童化金”,取得是“銅化金”之意,以銅化金,自然是西貝貨了。

而風林晚,不過是林東來方才路過梅林,心中閑適,乃是林東來閑適之意。

“林兄弟放心,必不會忘記。”

事關任我行,向問天自然不會馬虎,正色回答道。

向問天看了看那碩大的朱門,道了一句:“見機行事。”便直接上前敲門。

隻聽得向問天將銅環敲了四下,停了停,複又再敲了兩下,又一停,再次敲了五下,稍微停頓,最後再敲了三下,然後放下了銅環,退到了一旁,這一連串動作,看的林東來無語,整的跟敲摩斯密碼似得。

過了一會,梅莊大門打開,走出了兩個仆人打扮的老者,但是別看是仆人,林東來從二人那高高鼓起的太陽穴,就已經看出了他們倆頗為不俗的內功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