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笑傲縱橫無有罪 第七十章 達摩武意(1 / 2)

圓渡此番論劍,將劍道分為六大境界:不入道之劍、鋒芒之劍、無常之劍、無鋒之劍、末劍之劍、無劍之劍。

而此刻,林東來兩相印證,雖然圓渡所言與自己的情況並不一致,但是卻也有著借鑒之用,如果隻看自己如今年少熱血,劍意鋒芒畢露,那正是處在鋒芒之劍,但是林東來如今鏖戰河朔群雄之後,已然是悟得了藏鋒的意義,如此一來,林東來對於無常之間、無鋒之劍,亦是有體會。

但是對於末劍之劍、無劍之劍,林東來雖然懂得其中的字麵意思,不過,內裏更深層次,也真正核心的神髓,林東來自知連一絲皮毛也沒有明悟。

這是境界所限,時機未到,自然是連一絲皮毛也領悟不了。

最後,林東來說道:“大師,我希望到達摩洞一觀!還請大師行個方便。”

“不過是一處石窟罷了,貧僧帶你去!”圓渡很是幹脆的說道,竟然連一絲猶豫都沒有,這再一次出乎了林東來的預料。

要知道達摩洞在少林可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便是少林自身內部的高手,沒有多年的功績,都無法入內一觀,更何況是林東來這個外人,因此,林東來在開口之時,便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在少林寺背後的五乳、峰中峰之上,有一天然石洞,為當年少林始祖達摩祖師九年麵壁之處,此洞亦是被稱為達摩洞。

禪宗初祖達摩於公元527年到536年,曾在此洞之內麵壁靜坐長達九年。

達摩洞麵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塊砌成拱門,洞深約七米,高寬各三米餘,洞內石台之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洞內東壁之上,題有“本來麵目”四字。

達摩洞,在江湖之中傳說起來,神乎其神,但是站在外側看來,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山洞而已。

沒有一絲出奇之處,也沒有任何神異的奇景,隻因為達摩曾經在這裏閉關九年,而後達摩武功大成,故而有了達摩洞之稱。

原本林東來站在達摩洞之外,看著平平無奇的達摩洞,內心之中還不免有些失望,但是在林東來剛剛進入洞中,林東來卻感到一絲武意,縹緲至極,一般人難以感受到,唯有強大的武者,心理明淨,好似琉璃,方能感受到一絲。

對於武意,也就是武道意誌,林東來身懷金環,卻是得天獨厚,對此等精神意念,有著遠超常人的領悟,以及觸覺,同時,林東來自身的殺意,也是武意的一種,而劍意更是其中的王者,乃是劍道精深之後所產生的武意。

不由得,林東來在達摩洞之內坐了下來,閉上了雙眼,心神好似外遊天地,靜心領悟達摩洞之內達摩所留下的武意。

圓渡見此情景,淡淡一笑,而後也坐下來,靜靜的等待著。

逢林莫入,逢洞莫進。

這是江湖之人都知道的兩大忌諱。

進入山洞之中,這是江湖中人的大忌,蓋因,一旦被人堵死洞口,放火煙熏,哪怕你有滔天本事,也是必死無疑。而此刻,圓渡陪著林東來留在達摩洞之中,為的便是減去林東來的疑慮之心。

閉上眼睛之後,林東來的心神分出一絲關注圓渡,剩下的心神卻是全部都沉浸在渺渺無蹤的精神層麵,感悟著達摩洞之內的一絲武道道韻。

越是習武,林東來便越是感知自己的不知,越是感知武道難求,劍道維艱,從後天到先天,就已經不亞於凡人與仙人之別,此言雖然誇張了,但是就林東來已知的兩個無上大宗師之境的強者之中,一個是道家西出函穀的老子,另一個則是少林的達摩,一佛一道。

而此次,到了少林,參觀達摩洞,林東來的原意便是想從達摩生前,最為有名的地方,試試運氣,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參悟一絲無上大宗師的武意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