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兩界來回青絲斷 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武七截陣(1 / 3)

群雄之前見空智和空性接連敗在林東來手上,還心想這兩老僧不過是內力深厚,武功倒未必精湛了,但是見到空智這般淩厲霸道的指力,頓時驚訝得無以複加,但是又不少心思機敏之輩,卻是想到剛才空智正是用這霸道指力和林東來過招,林東來居然毫發無損的就擊敗了空智,頓時無不心下駭然欲絕。

空智這一指雖不是對著宋青書而發,可是他麵容愁苦,但是目光灼灼的盯著宋青書,借著那一擊拈花指的神威,再加上空智自身先天境後期的精神修為,那目光絕對是讓宋青書心中一顫,猶如千金重擔加身。

就在宋青書不堪重負之時,其父宋遠橋適時的溫聲說道:“青書你退回來吧,還請大師見諒,犬子並無他意。”

宋遠橋的聲音不急不緩,帶有一種特殊的節奏,一字一句落在宋青書心頭,卻是神奇的讓宋青書體內習練武當純陽無極功內力起了波動,多年修行的純陽無極功自發流轉,消弭了適才對空智的驚懼。

這也是武當派內功的獨到之處,雖然前二十年進境一般,但張三豐苦心孤詣創造的武當絕學,最為滋養經脈,也暗合了道家厚積薄發真理,二十年後,根基深重武學進境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反而超過前二十年的苦修。

就如宋遠橋本人,二十年前宋遠橋尚且不及四大神僧,但近些年來,卻是已然迎頭趕上,並有超越少林四大神僧的趨勢,此刻,宋遠橋用上乘內力發出聲音,為宋青書安撫受驚的心神,既可以說是功力深厚,也算得上愛子深切,用心良苦了。

宋青書之前越眾而出,也是少年人年輕氣盛,想出風頭,他自忖自己萬萬不是林東來的對手,但隻要能擋過林東來幾招,也算是天下揚名了,還能借此壓過少林一頭。

不過,宋青書這點小心思,哪裏瞞得過人老成精的空智,是以空智拚著老臉不要,也要喝退宋青書,否者少林顏麵何存。

宋遠橋步入場中,先是對空智笑道:“犬子不知天高地厚,反而讓大師取笑了,萬萬勿放在心上。”

空智一聲冷哼,若非此次為了圍攻光明頂,他少林諸人可不想再見到武當之人。

宋遠橋對於空智的冷臉,也不介懷,他身為武當掌門,涵養極佳,審時度勢,這些年來,武當派在其帶領之下,好生興旺,雖說有張三豐這位中原公認的第一手的名望作用,但是他的功勞也不可能抹殺。

隻見此時,宋遠橋微微笑道:“林少俠我瞧你氣度不凡,武功又是當世罕見,將來必能在武林中大放異彩,留下一段佳話,何必非要插足魔教之事,留下千古罵名。”

林東來對於武當的感官原本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宋遠橋此時,耍心機擠兌自己,卻是有些不爽,說道:“閣下便是武當派掌門宋大俠了。”

宋遠橋回道:“大俠不敢當,一介匹夫罷了。”

林東來嘴角劃出一道弧度,而後緩緩說道:“你適才問我為何要插足這裏,我便說說吧,明教被稱為魔教,這其中自然尤其本身的原因,明教人士眾多,魚龍混雜,難免有行為不軌之人,將來自有因果報應,但是他們卻不該死在今日。”

宋遠橋有些困惑了,聽林東來之言,不像是不明白明教根底的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問道:“閣下這是何言?”

林東來答道:“明教再如何不堪,如今總在做反元大事,中原六大派既然和明教同屬炎黃血脈,自當以驅除胡虜為己任,而非在今日了解私人恩怨,做親者痛,仇者快,白白便宜元蒙之事。

我素聞令師張真人武功冠絕當世,並且一生都抵抗元蒙,還想今後去討教一番,但是如今看來,你們武當派這些傳人,卻是不曾繼承張真人的誌願,見識有限,看來都不算得如何高明。

這明教就算為非作歹的多,難道人人該殺?縱使個個該殺,不若讓他們死在反元大業之上,也算稍稍償還之前的惡行。”

群雄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心想:“這道理人人都懂得,可是私仇在身,又如何管得到家國大義。”

甚至還有不少心胸狹隘之輩,在惡意的想:“你說的這麼高尚,還不是因為事不關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