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兩界來回青絲斷 第一百四十一章 罷手(1 / 3)

雖然林東來和張無忌交手,最初是毫無準備的,但是林東來宗師境的修為,豈是旁人等度量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便是林東來最為真實的寫照,到了林東來這等修為,隻要不是同級的存在,根本就不存在偷襲成功的可能。

那怕是張無忌內勁如錢塘怒潮,一波又一波,雖遠不及林東來功力精純,但威力至剛至大,潛力驚人,別有一番厲害之處,可惜的是林東來勁力早就收發由心,那怕是沒有防備,林東來的護身真氣,依舊本能的護體,乾坤大挪移心法自行運轉,更是將張無忌所有的招式卸盡。

而反觀張無忌,自然也察覺林東來的真氣如潮似海,洶湧而至,不過,卻是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心想:“林大哥武功果然高到了不可思議。”

自從張無忌九陽神功大成之後,便從沒出現過這般有些力不從心感覺,好在他練成了乾坤大挪移前六層的法門,自身真氣遊走諸穴,出招不假思索,自此,方能保持不敗。

不過,張無忌也不負主角之名,戰鬥天賦卓絕,心知自己這時候若是思索如何戰勝林東來,自然是會產生破綻,必敗無疑,別說是如今的張無忌,便是創出九陽神功哪位前輩和林東來交手時存了勝敗之念,恐怕也會被林東來抓住破綻,從而給擊敗。

為此,張無忌近乎本能的忘卻了勝負,更是忘卻了得失。

他心中無勝無敗,隻存救人之念,正合了“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的九陽神功總綱要旨,真氣運轉愈發的流暢自然,每一次出招都依靠的都是神功自發反應,暗合道家無為而治的大道,在乾坤大挪移的心法之下,自然而然生出精妙的招式,方能在林東來手上撐下來。

這也是張無忌所練乾坤大挪移乃是天道開掛的結果,和林東來拿到的那份秘籍,已經有了不少改變,否則若是張無忌跟林東來所練的乾坤大挪移心法一模一樣,縱使張無忌內功再強,也不可能在林東來手上走出這麼多招。

昔年乾坤大挪移的創造者,從陰陽之道出發,為了追求克敵製勝,開發潛能,窮盡心血,終於推出了乾坤大挪移第七層的心法。可惜其才智雖高,終究修為不曾突破宗師境,內力不可能達到林東來這般高度,這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心法也不過是其窮盡變化,憑空想象出來的。其中便有了十九句錯處,因為壽命以及自身內力所限製,不能驗證第七層心法的真假,而後明教曆代教主之中,唯有修為達到先天境巔峰,才有可能練到第五層,但是多數參照前人心得,練到第五層後段便走火入魔。

是以,數百年下來,明教曆代教主沒有一人能知曉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功法其實並不完全對,同時,自方臘之下,明教融合了摩尼教的教義,也得了摩尼教的聖物聖火令,明教曆代教主不乏有聰明才智之士,居然將聖火令當中部分的西域武功的精義融入了乾坤大挪移前麵三層之中,並且將這些經意刻錄在了乾坤大挪移原稿的石門之上,這也造成了林東來所練乾坤大挪移比之張無忌雖然更為精純,但是卻少了一份奇詭。

可以說,林東來當初在石室當中發現的乾坤大挪移,隻是心法的原稿,而張無忌發現的則是集合了明教自開創者之後曆代教主的武學精粹,再加上張無忌集天下內功之大成的九陽真經。

雖然礙於張無忌自身戰鬥經驗的不足,但是張無忌的戰鬥天賦確實不差,再加上張無忌隻求自保,林東來一開始隻用了一隻手對敵的情況之下,一時之間,沒有拿下張無忌,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二十招過後,林東來對於張無忌的武功高低深淺,已然了然於胸,出手愈發的從容不迫,遊刃有餘,為此,林東來分出神來,另一隻手朝殷梨亭長劍一夾,就算殷梨亭的長劍品質不凡,但是也承受不住林東來犀利無鑄的精純劍氣,長劍寸寸碎裂,林東來順勢一道指力,打在殷梨亭陰、門穴之上,殷梨亭頓時全身酸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