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兩界來回青絲斷 第一百四十五章 絞殺六大派(1 / 3)

這時候,林東來果然傳令眾人到大廳議事,等到人都到齊後,林東來道:“諸位,天鷹教和六大派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冷謙第一次主動開口,說道:“救鷹王,明教一統。”

他言簡意賅,這次乃是天賜良機,隻要能救出白眉鷹王,明教便能真正回歸一統,南北兩方便都能相互呼應,之前白眉鷹王雖然在離開的時候說過,天鷹教必然會相助明教反元,可是未必就會盡心盡力,此次,隻要林東來能救出白眉鷹王,以殷天正知恩圖報的脾氣,天鷹教在南方的勢力,恐怕真的便能被明教收編。

之前林東來按兵不動,恐怕等的就是這一刻。

林東來見到眾人俱是蓄勢以待,也不再賣關子,解釋道:“我此前之所以不立即行動,便是料到蒙元可能早有埋伏,我們若是和天鷹教一起貿然前去救人,對方以逸待勞,不知道會有多少陷阱等著我們。

而在未能真正挑起我們明教和中原武林紛爭之前,我料定蒙元朝廷定然不會對六大派和鷹王等人趕盡殺絕,再者我們明教與六大派恩怨根深蒂固,就算此次我們援手相助,也有可能會在元蒙算計之下,鬥米恩化作升米仇。

為此,我決意先上武當山和張真人約談,進而召集中原豪傑,共謀大事,一來營救天鷹教和六大派的人,二來揭破朝廷的陰謀,三來我們這裏聲勢越大,朝廷目光便會轉移到我們身上,借此義軍壓力就會小上許多。”

“教主英明,我等謹遵教命!”楊逍等人心悅誠服的齊聲回答。

在會議結束之上,林東來對光明頂之上的防務做出安排之後,便帶著五散人剩下幾人和楊逍、五行旗精銳,東出玉門關,和韋一笑等人彙合。

這一日,五散人的探子來報,這一段時間,天下大勢又有起伏,明教旗下劉福通、徐壽輝等起義軍受到元廷汝陽王大軍重兵圍剿,甚至姑蘇一帶的張士誠,因為之前明教精銳返回光明頂護教,元蒙大軍趁機圍攻,三日之後,張士誠經受不住元軍的壓力,居然向元軍投誠。

張士誠此人可謂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不單單是和明教有關聯,和海沙幫關係不淺,而海沙幫又是受崆峒派控製,其實張士誠也是得到中原名門正派支持,用來和元廷對抗的勢力,張士誠估計也是得了消息,知曉六大派精銳被元蒙朝廷一網成擒,而明教又因為精銳撤離,一連失了兩大靠山,便決心向元廷投降。

張士誠乃是如今天下諸路反王之中,勢力最大、財富最多、兵力最雄厚的一支,連他都投降元廷,對於反元事業可謂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甚至彭和尚、冷謙等人聽到這消息,一時之間,寂然無語,頗有些喪氣。

林東來卻是絲毫不受影響,輕輕一笑,鼓舞道:“諸位何故作如此之狀,依我看來,張士誠投降元廷,但此人乃梟雄性格,他絕不會答應交出自己地盤和人馬的,元廷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他,驅使張士誠去攻打其他義軍,因此,在我看來,元廷接納張士誠投誠,反而說明他們的心虛。”

彭和尚合十,回答道:“教主且放寬心,我們隻是一時心憂,絕不會因此便心灰意冷。”彭和尚此言,卻是有些不大相信林東來之意。

林東來也不過多解釋,繼續說道:“你手下劉福通、徐壽輝、韓山童等人,不是還在堅持麼,而且韓山童的手下,在滁州的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人,都是人中之傑,元軍雖厲害得緊,但我料定,元蒙大軍的勢頭,定然會在他們手上受挫,隻要我們在江湖之上掀起大風浪,將元蒙朝廷針對六大派的陰謀破解,定然會減輕他們那邊的壓力,進而瓦解元蒙大軍的攻勢。”

彭和尚此時卻是有些驚奇,心道:“教主似乎從未見過朱元璋、徐達等人,可是為何斷定他們不凡,還將這幾人抬舉到劉福通等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