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聚五行凝練神體 第二十七章 寧道奇之約(1 / 2)

良久之後,宋缺好似緩過神來了,當下,便邀請林東來前往宋閥,以二人踏空而行的速度,不過是一刻鍾的時間,便來到了宋家,隨後,林東來便跟著宋缺進入了磨刀堂之中。

放下了心底的成見,以及自身的心障,宋缺對於林東來的修為和心胸,卻是非常的佩服,為此,敞開胸懷,二人暢懷天下,點評時事,放眼未來。

很快,宋缺就陷入了林東來給他描繪的宏偉畫麵之中,不由的激動說道:“若按你所說,我漢人王朝,定然能萬古長存,興盛不衰!這可是始皇帝都不曾做到的啊,想不到,我宋缺竟然有幸參與其中,何其幸哉!!!”

“沒有不朽的王朝,唯有不停進取的王朝,征途不止,活力永在,方能使得王朝興盛不衰。”

林東來總結的一言,讓宋缺不由得點頭。

“在下卻是還有一問,卻是想請閥主告知。”

“當說無妨,宋某知無不言。”

林東來此刻卻是提出了自己來嶺南的第三個目的:“慈航靜齋所在的帝踏峰何在?”

“這……”宋缺聞言,卻是臉色一僵,遲遲不語。

“難道閥主還對梵清惠有所留戀。”林東來一見宋缺的表情,心底頓生不悅,斷問道。

“經過國師方才一席話,宋某豈會棧戀梵清惠,說來怕是國師不信,宋某卻是不知帝踏峰所在何處,當初,梵清惠離開之後,宋某亦是多方尋找慈航靜齋所在,但是最終卻是隻知道她們人在帝踏峰之內,但是帝踏峰位於何處,卻是苦尋不得。”

宋缺有些慚愧的說道,最後,又歎息一聲,道:“原本我以為是梵清惠有心避開我,如今想來,她恐怕是怕我帶大軍前去吧。”

林東來在宋缺說話之際,一直都觀察著他的神色,而宋缺目光毫無閃躲,言辭懇切,林東來便知道,宋缺所言屬實,並且強者的自尊,也不允許他說謊。

“想不到,連閥主你都不知道帝踏峰在那,這慈航靜齋的老巢,藏得還真的是夠深的啊,也難怪她們有膽量出來攪動風雲,恐怕這帝踏峰有著神異之處,有此退路,她們才敢如此放心。”林東來帶著一絲凝重,以及更多的譏諷的說道。

隨後的十天,林東來與宋缺促膝長談,更是命大通商會的三位管事前來宋閥,進而與宋閥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合作商談,定下了諸多的戰略計劃。

……

一個月後,離開嶺南的林東來帶著衛貞貞再次回到了洛陽城。

隻是這一次再臨洛陽城,卻是不同上次的匆匆而來。

“既然慈航靜齋那群尼姑藏得如此深,宋缺派人尋找了近三十年都沒有找到,恐怕帝踏峰不是如驚雁峰一般,有大陣守護,就是位於空間夾縫當中,與其費心勞力的尋找,還不如守株待兔,坐等她們送上門來。”林東來看著洛陽城的城門,心底有著一股寧靜與智珠在握的沉穩。

這時,天才微亮,城門開啟,大批等候入城作買賣的商旅,與趕早市的農民,紛紛魚貫入城,林東來和衛貞貞悠然自得地行走在人群之中,沒有暴露身份,就如同普通人一樣的由南門入了城。

洛陽的規模自然是非比一般小城,隻是南城門便開有三個高達兩丈的大門,中間的城門名建國門,左為白虎門,右為長夏門,型製恢宏,進門之後,便是寬達百步,貫通南北城門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是有七、八裏之長。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天街中央,乃是為供帝皇出巡而設置的禦道,此時春夏之交,桃紅柳綠,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大道兩旁店鋪林立,屋坊之間,各辟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街道交錯,井然有序。

今日,天朗氣清,卻是不同上次的煙雨蒙蒙,為此,洛陽城的兩大特點,更是顯露無疑。

首先就是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它伊、瀍、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麗,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然天成之感。

而另一特點,就是在外郭城的西牆外,因其天然環境設置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達伊闕諸山,周圍二百餘裏,比得上古時漢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與西苑連在一起,令洛陽更具規模,更是為洛陽增添了一分富貴。

在林東來進入洛陽之後,便帶著衛貞貞直奔大通商會在洛陽城內的分會,而後,不過是一個時辰,在洛陽中心區域,一座占地百畝的巨大府邸便成了林東來的臨時居住地。

此後的四個月,林東來便當起了宅男,深居簡出。

……

但是平靜的日子,今日卻是被打破了。

府邸之內,林東來望著風塵仆仆,但是一身精氣神都大為精進的寇仲和徐子陵,林東來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再一觀他們的修為,竟然在短短的五個月時間之內,在做突破,達到了宗師境,如今的他們,放到江湖之中,也算得上是當世一流的好手了,絕對不比宇文化及之流差上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