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誅仙重啟修行路 第十九章 無字天書,神秘一卷(1 / 2)

夫天地之造化,蓋為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渾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然 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先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

股天地人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

不知過了多久,石室之中,隻有一絲絲若不可聞的道音在回蕩,除此之外,寂靜無聲,好似陷入了沉寂,甚至連生機都消失了。

林東來呆呆地站立在石壁前方,一動不動,眼神之內好似有著無數流光,盯著石壁之上的天書石刻文字,陷入了死寂般的空明,呼吸不可聞,連心跳都停止了,陷入了枯寂境,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化道境。

在林東來的瞳孔當中,這些天書石刻文字,一個個樸實無華,乃是黑心老人所刻,自然沒有什麼神異之力,都是當時最常見的字符。

但是,當它們連在一起時,卻好似引動了冥冥之中的大道之力,化作了大道符文,通篇蘊含著璀璨的道理。

在這般情景之下,林東來陷入化道境,實屬正常,但是,若一直深陷其中,那麼就真的要化道了,成為大道的一部分,再也無法醒來,神魂流淌在大道洪流之中,直到被大道徹底消融。

《天書》之內的‘道’與‘理’,是無比的深奧與宏大,道佛儒魔,諸子百家,無所不有,仿佛祂便是世間一切‘道’與‘理’的源頭,是一,也是萬,是起源,也是終焉。

虛虛無無,真真實實,石室之中傳響的大道之音,飄飄渺渺,若有似無,竟似有人在輕頌這些經文,隻是不知,誦經的是神佛,還是妖魔,亦或者是林東來自己。

此刻,林東來神魂幽暗,思緒漂流在一個無名的空間,眼前有一幕幕的畫麵掠過,但很快,林東來就發現了,不是畫麵在變,而是他在前行,路過了一片片不同的風景。

每一處風景,都是一段歲月,而歲月的主角隻有一個人,便是他自己。

笑傲、倚天、大唐、風雲、倩女幽魂……

一切都曆曆在目,一切都栩栩如生,在這一刻,林東來好似站在時間的長河之內,逆流而上,旁觀著自己的一切,剝去一切偽裝,一切表象,返本歸源,尋找那個真正的自己,那個姓林名東來的人。

“證得大羅之時,也不曾有如此經曆,這《天書》果真不凡。”

然而,這一切的畫麵,直到林東來前世穿越的那一刻,畫麵就斷了,仿佛時間靜止,仿佛空間靜止,他走到了時空的源頭,一片鴻蒙空間之內。

這裏,天上地下,八荒六合皆是無法形容的存在。

此時,林東來立身在虛空,目光所及,四周充斥著如絲如縷的霧氣,這些霧氣大多都在飄散,又時而凝聚,便散發出星辰般的光芒。

在這裏,林東來感覺不到任何超凡力量,就好似一個普通人一般,既無法力,也沒有神念,唯一的神異之處,便是不少霧氣自動形成一塊蒲團,托著他腳下,使得他不墜不升。

林東來順勢屈膝坐下,抬頭仰望,天穹之上出現了一層光幕,看似遙不可及,但林東來心中卻有一種直覺:隻要我想,便觸手可及。

“在光幕之後,是什麼?”

林東來目力凝視,悄然之間,他的瞳孔之中竟浮現出了日月輝芒,好似衝天光箭,穿透金黃色的天幕,見到了一片幽暗的虛無,無垠無跡,無始無終。

不知過去了多久,也不知存在了多久,某一刻,好似刹那,在林東來的視線之內,突然出現了幾條無限璀璨的光鏈,橫亙虛空,散發出無法形容的氣息……

“道!大道!”

突然之間,林東來渾身一震,思緒潮水般地退回了無形空間之內,此後,任林東來如何嚐試,目光都無法再穿過光幕。

“方才那幾條光鏈,便是亙古永存的三千大道之中的,劍之大道,心靈大道,仙之大道,還有……”

而就在此時,正在沉思的林東來,方才記下的《天書》第一卷經文,忽地在腦海之中閃爍起來,一字一句,綻放著無盡光輝的經文在神魂之中流淌。

隨著這些大道經文的流轉,好似大道神音在回蕩,無數的‘道’與‘理’開始流淌在林東來的心頭,林東來不禁開始沉思:“《天書》究竟是何物,何以能包含天地間最本源的至理?好似與當初的自無底深淵當中,東皇太一所給的《無字天書--天道密卷》如此相似,都能將人帶入悟道之境,直麵那神秘莫測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