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麻雀是在旅遊局做導遊,按照普通的導遊工資,每年隻有5萬塊左右,可是這麻雀運氣不錯,在一次旅遊的途中,來到了山西省渾源縣裏,這兒懸空寺聞名天下。
他領著一隊人去參觀懸空寺的時候,遇見個光頭大漢,他們兩個聊得比較來,這光頭大漢其實是懸空寺的和尚,他們兩個來到一個寺院裏,這裏隻有他們兩個人,一棵大樹在院外飄擺著。
光頭大和尚提出了兩個條件,隻要麻雀可以做到的話,每年都有三十萬元的收入,當然,那是建立在雙方的完全信任上,不許向外透露任何的風聲。
那光頭大和尚還說,你可以再帶一個人過來,你們兩個人一起辦事我也比較放心,不過,你挑選的人我要考核,並不是隨隨便便拉個人我就會同意的。
當然,那光頭和尚也說了,他就是不缺錢,隻要麻雀可以拉個好友過來辦事,就給她十萬元的答謝金,這絕對是財大氣粗,隨隨便便十萬塊就丟出去了。
麻雀那也是見錢眼開的人,一聽有如此便宜占求之不得,他立刻就答應了。
由於麻雀是做導遊行業的時候,平時跟許多人都有交集,想找人過來也很容易,不過麻雀深知一點,知人知麵不知心,這個人必須是自己的朋友,而且還不會影響金主的計劃才行。
麻雀找了三天,後來他把目光投向了牧天山,這個和他從小在一所學校的人,論交情兩個人比較真了,絕非普通的酒肉朋友,而牧天山最近又缺錢開公司,他想不到後者會反水的理由。
畢竟,一個人孤掌難鳴,這三十萬賺得也不安心,如果可以拉個好朋友作伴的話,那就不孤單了。
麻雀想到這裏他去找牧天山,正好後者來城裏買食材,一些豬肉、香菜、土豆、豆腐之類的日常食材,麻雀早就摸清了牧天山的作息規律,於是就找到了牧天山。
牧天山一點也不知道,但他並不是傻子,平時這些人無事不登三寶殿,不是借錢就是要耍子,他哪裏不知道這些門道?
誰知道來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小學同學麻雀,小學的交情很好,牧天山覺得必須請人家吃頓飯,最起碼兩人一起留著鼻涕吃辣條,也曾一起天真過。
於是,麻雀就在飯店裏把這件事給牧天山說了,後者聽說是大吃一驚,不知道世上會有這種好地方?
牧天山說:“這個有點懸了吧,老同學,你該不會是被人騙了吧,哪有這麼好賺得錢,隨隨便便走就躺就賺三十多萬元?”
麻雀那嘴巴多會說,嘚吧嘚說了一大堆廢話,可真是句句都戳中牧天山的軟肋,如果不是後者缺錢開公司的話,他也不會輕易上當。
畢竟要開公司的人,那頭腦還能簡單了?
俗話說財帛動人心,就是連牧天山這種人也不例外,他已經被開公司的理想蒙蔽雙眼,什麼話他都是聽不見去的,所以他就上了麻雀欲擒故縱的妙計。
當晚,牧天山帶著麻雀回到自己的酒店子裏,先不說好好招待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牧天山讓幾個廚師先回去休息幾天,到時候電話聯係。
工資照樣計算。
就這樣牧天山和麻雀去了懸空寺,兩個人見到了那個光頭和尚,那老和尚仔細觀察這牧天山,他讓兩個人先去搜集情報,觀察山下的河裏有多隻遊魚。
這個要去就很不合理,可這種反常的要求卻正中嚇壞,牧天山也不是傻子,他也要觀察下光頭和尚,這份工作到底靠不靠譜,並不能憑借麻雀幾句話就聽信了。
要不然的話,牧天山就會把飯店給關閉,甚至是轉賣出去,但是牧天山沒有,這件事商人給自己留下的退路。
兩人按照懸空寺和尚的話下山,小河裏卻是有遊魚,但多少隻誰知道?
那天晚上的時候,老和尚擺了一桌酒席,兩個人在酒席上如數說了,他們分別數了39隻遊魚,可能還有重複的數字,所以隻能算30條遊魚,兩個人加起來就是60條遊魚。
老和尚聽了這個回答很滿意,他說恭喜你們正是被錄用了,其實你們的工作也很簡單,那就是提供旅遊局裏的數據,遊客們的數據,你們要把有錢的,或者是和古文物有關的人帶過來。
什麼古文物?
按照老和尚給出來的解釋就是,有買賣過文物的遊客,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古文物,每年三十萬元隻是基本公司,每拉一個過來,你們兩個人分別提成百分之一。
牧天山搞明白了,原來這老和尚在要買賣文物,如果是家傳的文物或者是有證明的文物拿出去拍賣,那確實是合法的,如果是從古墓裏偷出來的古物拿出去賣,那就是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