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1 / 2)

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張鳳如等到李宵睡下之後,便到這屋子隔壁的那間,用怪聲叫醒了李宵,等到李宵一睜眼,就看到發著藍光的墨菊的臉,那一驚可是非同小可,平常人也要被嚇個半死,更何況李宵這個本有心病的。他因為見到那些血字血衣,嚇成心病,連自己親生的、模樣酷似墨菊的女兒都不敢見,心中的懼怕自是可想而知了。

張鳳如全身顫抖,那種平時八麵玲瓏的神氣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但這並不是懼怕,而是憤怒。

在一片死寂中,張鳳如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身世。他本是墨菊家鄉人,與她自小相熟,青梅竹馬,兩個人之間都有些心意相通。還暗中交換了定情之物。墨菊送他一幅手帕,而張鳳如送墨菊的,就是那朵墨玉菊花。但之後那年家鄉遭受瘟疫,死屍遍野,張鳳如與自己的母親帶著墨菊相攜逃難,途中失散,張鳳如和母親二人流落到了青河縣,由於他自小出生在商賈之家,做生意對他來說是輕車熟路,不過幾年光景,便置起了一處家業。此後,他便動用人力四處尋找墨菊,終於在那一年,有人在江州打聽到了墨菊的下落。

張鳳如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江州,誰知他去晚了一步,墨菊在前幾天被李宵贖身做了填房。張鳳如悔得幾乎要自殺。他為了見墨菊一麵,化妝成一名下人進了李府,可他並沒有見到墨菊,也沒見過李宵。向人一問才知道李宵已將墨菊關進柴房,不給飯吃。張鳳如想當天晚上去救她。

那天正是重陽節,當他來到柴房時,發現柴房門已開了,他闖進裏麵,卻隻看到了墨菊那慘不忍睹的屍體,與房間裏的血衣血字。那時談古正在外麵放火,沒在柴房裏。張鳳如斷定是李宵將墨菊折磨至死。他從墨菊頭上取下那朵墨玉菊花,深藏在懷,他知道墨菊一直想念著自己。他發誓要為自己的未婚妻報仇。正在這時談古放火而歸,張鳳如躲在外麵暗處,看著他流著淚水將墨菊埋入地道,張鳳如怕被李宵發現,趁機離開了李宅。最後大火已將李宅燒盡,那柴房也化為飛灰,張鳳如之後一病不起,在江州治療了一個多月,這期間他聽人說是墨菊與人私奔後放的火,他冷然一笑,因為他知道是李宵殺了墨菊,可等到病好後再去李府時,才知道李宵已舉家搬走,不知去向了。張鳳如恨得牙根冒火,從那一刻起,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親手殺了李宵,為未婚妻報仇。

幾年後,青河縣裏突然來了一位李應龍,在張鳳如家不遠處安身立戶,這倒也沒什麼,他也從沒見過這位李掌櫃,但有一天他看到了李應龍的女兒--那位李小姐,他立時驚呆了,這分明就是年輕的墨菊。他此前聽說過李宵和墨菊的傳聞,說李宵因為見到墨菊很像他前妻,才將她贖身的事,由此他想到,這位李應龍很可能就是李宵。

他暗中查訪,果然在一次交談中,李應龍露出了江州口音,張鳳如終於確定了,他雖然沒有揭穿他,可心裏卻是如見仇讎。從那時起,他的心裏就在盤算著如何親手殺死李應龍。就在這時,他遇到了談古與明塵,他認出了談古正是那天柴房裏的男子,他知道這個人來的目的了,他與他一樣,都是為了這個李應龍。因此他故意讓談古與李應龍在無意間會麵,拉扯上兩人的關係,為了日後自己動手殺人做準備。而此時明塵也到了青河縣,特意來拜訪他,初時張鳳如並不在意,但後來他去寺院,看到了明塵那幅人像畫,他知道明塵也是來向李宵報仇的。由於,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快進度,絕不可以讓李宵死在這兩人手中,他已發過誓,一定要親手為未婚妻報仇的。他探知李宵有心病,受不了驚嚇,便想出這個辦法。他自然記得墨菊的忌日是重陽節,由此想出另兩個人也一定會在這天下手,所以他正好借機行事,親手殺死李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