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住著許多神仙,他們在相距七萬裏的山之間飛來飛去,互相拜訪,就像是鄰居串門一樣。所有宮殿都用黃金打造,欄杆全由白玉砌成。山上到處長滿了翠樹瓊花,開的花結的果都是珍珠美玉,璀璨輝煌。這些奇花異果都可以吃,而且吃了會長生不老。神山上的飛禽走獸應有盡有,不過它們全都是白色的,性情非常溫順。
神仙住在山上,吃穿不愁,還有各種好玩的東西。平常無事,他們就隨手摘些珍珠果、美玉花嚐嚐,或者追逐飛禽走獸取樂,不知道憂患是什麼東西。神仙平日喜歡穿寬大的純白衣裳,有時候來了興趣,就拍動背上的翅膀飛上藍天,在大海上麵邀遊,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一會兒飛到岱嶼去看朋友,—會兒飛到方壺探親戚,來來往往,其樂無窮。
神山雖好,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於神山都在海上漂浮,遇上了風暴海嘯,就不知會漂到哪兒去了,很可能一座往東,另一座往西,每一座都不能永遠留在原來的地方。神山就這樣漂漂浮浮,顛來簸去,給神仙造成了許多不便。有時去看朋友,明明記得在東,飛去一看,整座山竟沒有了蹤跡;想要找親戚,本來是半日的路程,哪知卻要一整天。神仙嬌生慣養,受不了這樣的困擾,因此決定派代表去向天帝訴苦。
天帝也擔心神山全漂到極北之地,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就派了擔任海神和風神的禹疆去處理這件事,務求把神山穩住,不要再東漂西浮了。
禹疆是天帝的嫡孫,聽了天帝的吩咐,不敢怠慢,立即帶著手下的十五隻大綠龜,前往歸墟。他將大綠龜分成五組,三隻烏龜作為一組輪流替換,每組負責頂住一座神山。一隻大綠龜頂住神山時,另外兩隻就在附近守候,六萬年後換另外一隻,如此輪流當值,這樣一來,神山就不再漂來漂去了。當然,在換班的時候,或是大綠龜突然不耐煩起來。就會挪動身子,整座山就會搖晃起來。神仙們就會有點小麻煩,不過和以前東漂西浮的日子相比,也算不了什麼。神仙們從此快快樂樂地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這一年,在距昆侖山以北不知多少萬裏的龍伯國,有一個巨人聽說東方海外有五座風景如畫的神山,還有大綠龜,突然興起了到東方海外遊玩,順便釣幾隻大烏龜的念頭。他興致勃勃地辭別了家人,拿起釣竿出門去,隻走了兩步,就來到東海之濱。
他身材非常高大,走不了幾步就到了神山,將釣竿拋進水裏,他本想在岸邊釣釣算了,可現在覺得釣不到大的東西沒有意思,於是就下到海裏。隻走了幾步,就看到了五座神山。他看了看,覺得很不錯。歸墟雖說方圓不知幾億萬裏,這個龍伯國的人卻隻當是一個小水池。他於是再走了幾步,就把五座神山都看遍了。他本來打算拿一座回家去,沒事時看看,就像後來的人觀賞盆景一樣。可是再一想,這次出來是釣龜的,釣到了龜就騰不出手來拿神山,於是決定下次再來把山拿走。
巨人輕輕舉手一釣,也不過兩三次,就釣起了六隻不知餓了多少年的大龜,他將幾隻大龜背起來,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巨人把龜煮熟吃了,剝下的龜殼就拿來占卜吉凶,可惜當時占卜出的是吉是凶,至今也沒有人知道。
可是,山上的神仙們卻遭了殃。這六隻大綠龜,原來是負責頂住岱嶼和員嶠兩座神山的,給龍伯國這個家夥釣了去,岱嶼和員嶠頓時失去了依靠,加上他來時攪動海水,起了風浪,兩座神山被衝到北極,不久就沉沒了。山上的神仙發覺大禍臨頭,猶如晴天霹靂,慌忙收拾家中物品,狼狽逃奔。等到在其他三座神山安頓下來後,才將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稟告了天帝。
天帝非常憤怒,施展無邊神力,懲罰了龍伯國的人,將他們的國土變得狹窄,把他們的身軀變得矮小。就算這樣,據說那裏的人也有好幾十丈高。這些人的壽命也很長,可以活到一萬八千歲。
五座神山沉沒了兩座,剩下的蓬萊、方壺和瀛洲三座,至今仍由大綠龜頂著。神仙蒙難、龍伯國巨人受罰、大綠龜慘遭烹煮,本來遺世獨立的神山,從此出了名,人人都想到神山去看看,吃些使人長生不老的花果。據記載,齊威王、燕昭王、秦始皇和漢武帝等不少帝王,都派專人到過神山,尋找不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