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徐文長的伯父給他出了一道難題。他告訴徐文長和他的小夥伴們,要送一份禮物給他們,但前提是必須想辦法提著兩個裝滿了水的木桶,通過河上那道竹橋,到達對岸才行。小夥伴們非常高興有禮物可以拿,而兩個木桶也不算太沉,提著它過橋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大家覺得禮物一定可以順利拿到。其中一個小夥伴最先跳出來,嚷道:“我先來,我先來!”隻見他兩手提著水桶跑到河邊,踏上了竹橋,可是剛走了幾步,就覺得不行了。原來,這座竹橋幾乎是貼著河麵修成的,平時人們在上麵行走時,竹橋會往下沉一些,但不會浸入水中,現在因為提了水桶增加了重量,原先很容易通過的竹橋現在卻沉到了水麵下,人走在上麵不僅會弄濕鞋襪,而且非常的危險,根本沒有辦法順利通過。大家這才發覺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好幾個小孩都試了試,可沒有一個成功的。徐文長站在旁邊仔細地觀察,過了一會兒,他來到伯父的麵前說:“伯父,我來試試。”說完,他提著兩個水桶來到河邊,先將左手的桶放到河裏,水桶沒有沉下去,他又將右手的桶放到河裏,然後用一根繩子拴住兩個水桶,自己牽著繩子,靠著水的浮力將水桶拉著過了河。伯父見了頻頻點頭,小夥伴們全都大聲地歡呼起來。大夥跟著跑過河,圍著伯父嚷著要禮物,伯父笑著對徐文長說:“嗯,不錯,不錯。看見那邊靠著大樹的竹竿沒有?禮物就在那根竹竿上呢。不過呢,我可是有條件的,那根竹竿既不能橫放下來,也不能找東西爬上去拿。如果你們能做到,禮物就是你們的了。”大夥跑到竹竿前一看,這竹竿大約有三四米高,在頂端拴著一個紅布袋,小孩們一個個在那裏使勁地跳呀蹦呀,可怎麼也夠不著那個布袋子,大家不由得有些泄氣了,徐文長一時也沒有了主意。不過,當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後,眼睛一亮,有了一個主意。隻見他雙手直直地舉著竹竿,然後朝著附近的一口井走去,到了井邊,他將竹竿從井口放下去,一直放到能拿到竹竿頂部的布袋時,很輕鬆地就將這個布袋拿到了手中,夥伴們又是一陣歡呼聲:“拿到啦,拿到啦!”徐文長也笑嘻嘻地對伯父說:“您看,我拿到了,是不是符合您的要求呢?”伯父高興地點著頭:“好孩子,你能這麼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實在是不簡單!好啦,現在禮物歸你們啦!大家去玩吧!”夥伴們開心地簇擁著徐文長跑開了,伯父看著遠去的徐文長,覺得十分欣慰,對身邊的家人說:“這孩子小小年紀就如此會觀察事物,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果然,徐文長長大之後,成了十分有名的文學家和畫家,創造出了許多的優秀作品。

合井妙計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從小聰明好學,並善於開動腦筋,找一些特殊的方法來解決難題。

有一次,在曹操居住的譙郡發生了一件事。趙家的父母過世不久,兩兄弟就準備分家過日子。做哥哥的一向就很狡猾,常常欺負老實的弟弟。現在要準備分家產的時候,這個哥哥更是為了霸占家產,想了不少的壞主意。他裝著難過的樣子對自己的弟弟說:“好弟弟,現在父母都已經過世了,我們也長大了,不可能再住在一起了,我們還是把家分一下吧。你就要那邊那幾間大房子,還有旁邊那幾塊好一些的田地吧。我就拿那個離得遠一點的漏雨的小房子,要那塊不好種莊稼的田地好了。這樣你就可以娶個好媳婦,過上好日子。我呢,就一個人孤苦伶仃地過到老吧,誰叫我是哥哥呢。”而善良的弟弟卻馬上回答說:“這怎麼可以?你是哥哥,你應該分好一些,你過得不好,我這個做弟弟的怎麼能安心呢?何況你馬上就要娶親了,如果嫂子過來看到家裏不好,一定會難過的。不行不行,還是你分大房子、好田地吧。”那個哥哥假惺惺地說:“這怎麼可以?我就不娶親了,還是為你準備一下吧。”弟弟堅決不讓,於是這個哥哥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對自己的弟弟說:“好弟弟,真是謝謝你了,那哥哥就住那個大房子了,那邊的土地也歸我了。為了不讓你過門的嫂子生氣,你就不要再過來看我們了,好不好?因為你如果總是來找我的話,怕你嫂子會覺得不方便,從此我們就各管各的好了。”弟弟為了讓哥哥過好日子就答應了下來。